分享

地平天成创华夏,帝王亲祭禀崇心

 cxag 2018-01-19

       禹,亦称大禹、夏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立国之祖。

       相传远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人类饱受海侵水淹之苦。禹受舜命,继父业而治水患。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平洪水,创下了“地平天成”的伟业。

       后因禹治水有功,受各方拥戴。舜崩后,禹即天子位,定天下为九州,曰“夏后”。

     《史记.夏本纪》载:“禹会诸侯江南,记功而崩 ,因葬焉,命曰会稽。”从此绍兴会稽山便成了大禹的归葬之地,亦是人们祭祀拜谒大禹的圣地。

祭禹

      禹因治水成功历来受到人们的崇拜,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历朝均有祭祀。据《吴越春秋》所载“启即天子位,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历时千年,承传不绝。祭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式多样:如宗室族祭、皇帝御祭、遣使特祭、春秋例祭及墓祭等。而在这种种礼制祭禹中,规格最高、仪式最为隆重的当属皇帝亲祭。

四次亲祭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四位帝王亲临会稽亲祭大禹,而首开帝王亲祭大禹先河的第一人便是秦始皇。

01


秦始皇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奔赴越地、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这次出游作了详细的记载“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秦以十月为岁首),始皇(第五次出游),左丞相李斯从……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上会稽祭大禹是秦始皇历年唯一一次亲祭帝王陵寝。我们从《史记》中的记载就可以看出,大禹在秦始皇心中影响极大、地位极高。秦始皇亲临大禹葬地、亲祭大禹之陵,也表达了其对大禹的尊敬之心。


02

胡亥亲祭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为了彰显其父皇功德而提升自己的威望,凡是他父亲祭祀过的地方,他也必定亲去拜祭。所以在秦始皇拜祭大禹后,第二年(公元前209年),胡亥仍由丞相李斯随从至会稽礼祀大禹。

      所不同的是,当年始皇帝“上会稽,祭大禹”时二世胡亥无非和李斯一样是一位陪祭人;而此番他第二次至会稽,由效仿父皇秦始皇的模式,在“礼祠大禹”环节时成了主祭人以祭拜华夏始祖“大禹”。

03

康熙帝祭

       清代是历史上祭禹活动开展得最为火热的时期。1689年,圣祖康熙帝在绍兴府会稽山麓禹陵亲祭夏禹王。为此亲撰祭文,又行三跪九叩大礼(祭祀其它帝王陵寝,率行二跪六拜礼)制颂刊石,并书额“地平天成”四字。

       此次祭禹康熙帝还专门撰有《谒大禹陵》一诗。“古庙青山下,登临晓霭中。梅梁存旧迹,金简己神功。九载随刊力,千年统绪崇。兹来荐蘩藻,瞻对率群工。”表明了其对大禹”以德为政“的这一业绩的敬仰。

04


乾隆帝祭

        清代第二位亲自上会稽祭大禹的帝王是乾隆帝。1751年春,乾隆帝第一次南巡,亲祭大禹陵。是日,乾隆帝御龙袍补服,扈从之内大臣、侍卫、文官五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地方官知府以上武官副将以上陪祀,行三跪九叩大礼,读祝文、奠酒。其余文武各官并地方官员俱莽袍补服,在行宫前两旁列跪迎送。

       乾隆帝在此次祭禹中也撰诗一首《谒大禹庙恭依皇祖元韵》“展谒来巡迹,凭依对越中。传心真贯道,底绩莫衡功。勤俭鸿称永,仪型圣度崇。深惟作民牧,益凛亮天工。”这首诗最具有意义的地方是,当时,乾隆帝是押韵于其祖父康熙帝题的《谒大禹陵》一诗所作。

       康乾盛世的帝王都以最高的规格和最为隆重的仪式来祭祀大禹,这不仅仅是对于大禹这一伟大先祖的崇敬之情,也有着表明自己愿意认同汉族文化,更好地进行民族融合的美好意愿。



       近几年来,大禹陵景区积极开展民祭大禹活动,各种形式的民间祭禹活动延绵不绝。无论是姒氏、夏氏、禹氏等宗族后裔,还是千百万华夏子孙,在奉祀我们伟大先祖的活动中都得到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既表达了对华夏始祖大禹的深切缅怀,又是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大禹精神的良好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