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河的述说

 xiake172 2018-01-19

Author Introduction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张忠慧,是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地矿局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省地矿局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旅游地学调查研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和地学旅游产业的策划创建等工作。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又被称为民族的母亲河,而地处中国(China)中原地区的河南,也是因为位于黄河之南而得名。因此,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河南人,我们都对黄河有着特殊的情愫。但是,也经常为一些黄河留下的神秘不自知而苦恼。今天,我就用三个地学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神奇与神秘。

第一个小故事是母亲河形成的故事

我们一直为自己是黄河儿女而感到自豪,但说到我们的母亲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形成过程中留下了哪些动人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让我们在自豪的同时产生些许遗憾。今天,我想先为大家解开这个神奇之谜。

大家知道,在世界上,亚马逊河、恒河有1000-2000万年的历史,长江有6000万年的历史,密西西比河更为古老,长达2.5亿年。相比而言,黄河则是一条年轻的大河,经过地质学家、地貌学家长期对黄河沿岸黄土及其它地质遗迹的研究,证实在距今15万年前是没有黄河的。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6500万年以前讲起。

你可能根本就不会想到,6500万年前中国的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那时的河流也不是滔滔东去,而是奔腾向西;青藏高原还是辽阔的海洋,这个海洋与今天的阿尔卑斯山脉及喜玛拉雅山脉的范围基本一致,地质学家把它称之为“特提斯洋”。6500万年以后,从南半球一路飘来的印度大陆开始与欧亚大陆碰撞,秦祁昆仑山拔地而起,挡住了西流入海的河流,这些西流的河流由于缺少了入海的通道而汇聚在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宁夏一带,形成规模巨大的湖泊。伴随着喜马拉雅山的不断隆升,青藏高原形成,而位于陕甘宁山的古大湖变成了无数个小的湖泊群,青藏高原的隆升带动周边地势的抬高,湖泊变成一个个孤立的水体。

大约在150万年以前。在现在的黄河中游流域内,零散的分布着许多湖泊。例如宁夏附近的中宁古湖、内蒙古附近的鄂尔多斯古湖、山西附近的古垣曲湖、河南附近的古三门湖等。在距今120万年的时候,黛眉山东麓的一条小河溯源侵蚀切穿了黛眉山-封门山古高地,形成了今天的黄河八里峡,八里峡成为古垣曲湖向华北平原泻水的通道,古垣曲湖干涸,垣曲湖西侧的三门河继续向源头侵蚀。

在距今50万年左右,古湖盆陆续连接,黄河上游河道基本贯通。河水向西不断的溯源侵蚀,到了距今15万年的时候,三门峡终于被打开,三门古湖被水流切穿,黄河顺流而下,终于形成了横亘于我国北方的万里巨川。

这就为第二个故事“大风刮来的邙山”埋下了伏笔。

我的第二个小故事叫“大风刮来的邙山”

中国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刘禹锡,在河流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写了九首关于河流沉积的诗词流芳百世,也是我们地学人的骄傲,他把这些诗词用了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浪淘沙”。刘禹锡对黄河的感情尤其深,他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到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对黄河河流沉积作用和黄土形成的非常通俗的解释,也是对邙山形成的一种诠释。

那么,邙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他对黄河河道的固定起到什么作用呢?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邙山的形成与黄河的贯通和古三门湖的干涸有关。三门古湖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古湖盆,它西起陕西宝鸡、北至山西运城,东至河南三门峡。湖底沉积了厚厚的泥沙,黄河贯通之后,三门古湖干涸消亡。湖底的泥沙让西北风,向东沿黄河吹到了洛阳—郑州一带沉积下来,形成了绵延100多公里,海拔只有300多米的邙山,也就是地质学家们常说的“大风吹来的邙山”。

邙山,15万年以来默默地守卫在黄河南岸,成为郑州和洛阳(十三朝古都)两座古都免遭黄河威胁的一道“天然长城”,谱写了几段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由于黄河对邙山的不断侵袭,今天的邙山东段,已经被黄河河道侵蚀掉了将近一半,但他依然和我们人类一起,联手抵抗着黄河的泛滥,守护者郑州和洛阳,守护者中华文明的核心。其高风亮节的风格正如于谦所说: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可是,与郑州相距不足100公里的古都开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由于没有邙山的保障,在历史上多次被滚动的河床掩埋,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天的开封城下还掩埋了九座古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今天的开封也已经远远低于黄河的河床,开封铁塔所在的位置从地面往上13米才是黄河的河床。

这就到了我们第三个小故事,“地上悬河”

黄河的河水以每年16亿吨的泥沙总量向东部的华北平原传送,河水出了桃花峪,进入平原地区,没有了两侧山地的阻隔,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快速变缓,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被抬高,河水冲出河床在辽阔的平原上四处漫流,塑造了大片肥沃的土地,成为人类休养生息的理想之地,吸引了大批先人聚居于此。但黄河在给我们的祖先带来肥沃的土地的同时,也因为不断地泛滥而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防止黄河的水患,人们通过修筑堤防将淤积限制在河槽里。河床不断抬升,两岸大堤也不断提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出现了罕见的“地上悬河景观”。今天,从河南郑州到山东东营长达千里的平原上,一条地上悬河蜿蜒前行,成为“旷世奇观”,受到世界的瞩目。

以上,就是我要讲述的三个小故事。伟大的母亲河,从她的诞生都是不平凡的,她用不平凡的生命为中华民族子孙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环境,我们也因为生活在她身边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