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还能不能吃?

 山水怡情3e2gul 2018-01-20

目前维生素E主要用于维护皮肤、头发、指甲的健康,但缺乏维生素E则会损伤神经、眼睛和免疫系统。过量补充会提高中风、心脏病、先天缺陷、前列腺癌的风险。

而维生素C作用更多一些,包括预防细胞损伤、有助于构建皮肤/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影响大脑作用、保护视力、促进其他营养素发挥效果并可能抗癌,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坏血症等一系列问题。过量能引起胃病、腹痛、腹泻,甚至是肾结石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这两种维生素、且这两种维生素并不都是吃到嘴里最有效,下面就分别说说两者的功效、副作用、使用方法等。希望帮你解决一些困惑。


维生素E的功效、副作用、使用方法

1.维生素E的功效

维生素E主要用于维护皮肤、头发和指甲的健康。如含维生素E的乳液和油有助于抗炎、增强皮肤抵抗力,如能够防晒。但口服没有直接涂抹效果好。

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证据显示维生素E能除疤或是能治疗心脏疾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

2.维生素E的副作用

长期、过量使用会提高患病风险,包括:

  • 中风,长期使用(超过10年)维生素E会提高中风的风险;

  • 心脏病,无论是合成维生素E还是天然维生素E,只要每天的剂量为400IU或更高,死亡风险就会增加,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服用400IU天然维生素E会增加心脏病和心衰的风险,剂量越高、风险越大;

  • 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在怀孕早期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可能对胎儿有害,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怀孕前8周服用维生素E,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概率会增加1.7-9倍;

  • 男性患前列腺癌,但男性每周服用超过7次的复合维生素比单独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更大。

其他副作用还包括:

  • 外用到皮肤上时可能产生刺激;

  • 服用过量维生素E补充剂可引起恶心、头痛、腹胀、乏力等症状;

  • 服用血液稀释剂或其他药物的人在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前应告知医生,否则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3.哪些人该补充维生素E,怎么补充?

其实,维生素E缺乏症很罕见,大多会出现患有其他疾病的人身上,如有消化问题和囊性纤维化的人,低脂饮食者也可能会略微缺乏维生素E。所以这类人才需要注意增加摄入。最好从饮食中获取。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

  • 植物油,最好来源是小麦胚芽油,还有红花油;

  • 绿叶蔬菜,如菠菜;

  • 强化谷物和其他食品;

  • 鸡蛋和花生酱;

  • 坚果,如葵花籽、杏仁、榛子。

每日摄取推荐量(RDA)包括从食物中和任何补充剂中摄取的维生素E总量,具体用量如下图所示。

注意不要超过下面表里所写的最大摄入量。除非医生建议不要高剂量使用维生素E补充剂。因为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所以和食物一起混合服用会更容易吸收。


维生素C的功效、副作用、使用方法

1.维生素C的功效

  • 能促进胶原蛋白的生长,对构建皮肤、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很重要。

  • 维生素C有助于防止化学物质损伤身体细胞和DNA,有助于身体各器官或部位长久维持正常功能,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等疾病的侵害。

  • 有助于生成大脑向身体其他部位传递信号的激素,所以会影响到大脑的作用,能影响情绪、记忆力、动机以及对疼痛的感觉。

  • 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眼睛健康。维生素C但能够减缓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恶化且可能有助于降低白内障的风险。

  • 高剂量使用可能抗癌,特别是静脉注射入身体,可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让化疗和放疗过程更顺畅,有助于减轻治疗的副作用,但也会降低疗效。

2.过量摄入维生素C的危害

成年人一天中摄入的维生素C如果超过2000毫克就会引起胃病、腹部绞痛、腹泻,剂量过高还会导致肾结石。

3.如何补充维生素C

我们的身体不会自行产生维生素C,但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通常就能够获得所需的维生素C:

  • 新鲜的生水果是绝佳的维生素C来源,包括橙子、柚子、柠檬和、橙、浆果、草莓、覆盆子、蓝莓、小红莓、木瓜、猕猴桃、菠萝、哈密瓜、李子、西瓜等。最常见的香蕉、苹果和梨也有维生素C;

  • 蔬菜中含维生素C较多的非甜椒莫属,其他绿叶蔬菜如甘蓝、瑞士甜菜、白菜、青菜等也富含维生素C。花椰菜、西红柿、红薯、西葫芦也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

另外:

  • 维生素C可促进身体吸收植物性铁,与富铁食物搭配食用更好,比如同时吃菠菜和红椒、同时吃豆子和花椰菜或同时吃燕麦和草莓;

  • 维生素C会随着时间减少,加热也会破坏维生素C,所以一定选新鲜、生水果。

  • 如果要烹饪,最好用蒸或煮的办法,这样对维生素的破坏比较少。

成年男子每天需要有90毫克维生素C,而女子则需要75毫克,但女性怀孕或者哺乳的时候需求量会有所增加。吸烟的人体内维生素C含量会更低,为了满足需要抽烟的人每天需额外补充35毫克维生素C。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团队整理绘制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想了解更多权威、有趣的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