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成就斐然的亡国皇帝,后裔子孙遍及全球,陵墓至今无一人敢盗

 郭鹏志 2018-01-20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讲述了许多末代皇帝的传奇经历,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们就来聊聊后代分布最广的末代皇帝。

▲汉献帝刘协剧照

纵观中国历朝,能够善终的亡国之君屈指可数,不是灭族就是身死,有时连处理后事的臣子都没有。然而也有一些皇帝过得比较滋润,比如蜀汉后主刘禅、后周恭帝柴宗训等。但要说亡国后过得滋润,还能够有斐然成就的,或许只有汉献帝刘协一人。

作为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从即位到禅让一直都是个傀儡,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聪明。东汉被迫迁都长安后,汉献帝就曾秘密策划还都洛阳。当时长安连年饥荒,朝廷虽经常放粮赈灾,可仍有许多百姓饿死,于是刘协又亲自在宫中熬粥以计算粮食用量,最终发现有人中饱私囊,这时刘协不过13岁。

▲曹操剧照

被奸雄曹操挟持后,刘协终日战战兢兢,时常会担心自己被杀。不过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他仍然没有放弃,经常与心腹密谋如何诛杀曹贼以振兴汉室。曹操死后,汉献帝被迫禅让给魏文帝曹丕,绵延百余年的大汉王朝正式终结,刘协也被降封为山阳公(今河南焦作),还特地命令其无故不得入京。

被逐出故地的刘协来到山阳邑,并没有万念俱灰,而是开始专心经营起自己的封地来,放开手脚的他终于展现出了明君风采。说起来,刘协的境况也不算太糟糕——其封邑百姓有一万户,数量在各诸侯王之上,向曹丕奏事可不称臣,受诏可不拜,还可以像原来一样祭祀历代先帝与天地。

▲修武县汉献帝禅陵

由于对民间疾苦所有体会,刘协便经常视察地方、减免赋税,还免费利用高明的医术为百姓诊治,受到了当地人广泛爱戴。因为逍遥自在,心态良好的刘协比曹丕还多活了8年,逝世后更是有无数百姓自发为其守墓,哭声震天,当地人接连数月都面露悲戚之色。由于其仁德家喻户晓,此后两千年里一直未被盗墓贼光顾。身后有如此殊荣,不可不谓成就斐然。

此外,刘协因担心曹丕会将汉室余脉赶尽杀绝,于是要求除嫡长孙刘康一脉外,其余子孙均远赴各地躲避,此后一直作为家训传承。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协玄孙刘阿知率领家眷、族人、随从和工匠等2000余人东渡倭国。就在众人东渡后十余年,山阳公国覆灭,西晋也没能保住,中原又进入一个动荡的时代。

▲都贺王、阿知王画像

对于当时极度落后的倭国而言,刘阿知带去的工匠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神天皇对此非常感激,称刘阿知及其子分别为“阿知王”、“都贺王”,册封为“东汉使主”,其后人遂以“东汉”作为姓氏。尽管刘阿知家族来自海外,但由于汉朝在倭国人心中拥有崇高地位,他们仍受到了整个国家的礼遇。到后来,刘阿知曾孙东汉直掬与皇室通婚,有坂上、大藏和内藏三个儿子,这三兄弟又逐渐发展形成了三个大家族,都非常显赫。

▲日本阿知宫

上家族(原名东汉坂上),曾有成员担任“征夷大将军”,掌握军事大权,演化出丹波等姓氏;大藏家族则长期掌握财政大权,后裔中有原田、高桥、波多江等姓氏,其中几家还当过城主。内藏家族则一直负责内政,这也成为后世日本内务省的名称来源。虽然距离刘阿知东渡已经过去千年,许多子孙更是迁居各国,但他们仍然记得祖先来自中国,并以自己是汉室后裔为荣,在聚居区修建了许多“汉太公庙”和“阿知宫”。而这一切,显然都应归功于刘协当年的深谋远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