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丹痧
2018-01-20 | 阅:  转:  |  分享 
  
丹痧 疾病名称丹痧疾病科属儿科疾病概述 丹痧也称烂喉痧、疫疹,属温病范畴,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8岁小称,常发生于冬春季节。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猩红热。 诊断要点 1、有流行病史和接触史,起病急。初期多伴发热或高热,咽喉掀红肿痛,甚则腐烂。发病12小时后即出现皮疹,首见于耳后及颈部,继而蔓延至躯干及四肢,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为弥漫性猩红色细小丘疹,用手指扪压后,皮肤红晕暂隐退,显出苍白色。皮疹最明显的地方为腋窝、肘弯及腹股沟等处,而口周反显苍白,形成环口苍白圈。皮疹消退后,皮肤可见小片或大片脱屑。本病初期舌苔厚,3?4天后舌苔剥脱,呈杨梅样舌。 2、本病的皮疹应与药物疹及风痧的皮疹作鉴别。某些药物疹与猩红热皮疹相似,但缺乏全身症状。风痧的皮疹有时可像猩红热,但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疹退后不脱屑之特点。 3、有条件者,可作咽拭子鼻拭子细菌培养及转白试验。 辨证分析 1、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常、机体脆弱之时,从口鼻而入,蕴于肺胃两经。邪毒化火,上攻咽喉,则红肿疼痛,或起白腐糜烂。毒从肌表而透,则发为痧疹,色红如丹。热毒炽盛,内陷心肝,则可见抽搐、昏迷等重笃症状。 2、本病的辨证应辨证候的轻重。轻者,低热神清,咽喉肿痛不甚,呼吸平顺,疹点红活均匀,无并发症;重者,壮热无汗,身热如灼,疹点隐约不能透发,气促烦渴,鼻煽,喉部白腐糜烂而臭,不能咽饮,或神昏谵语,痉厥,或泄泻无度,气喘声哑心悸。 3、丹痧的治疗,以辛凉宣透、泄热解毒为基本原则。邪在肌表,宜辛凉宣透,使邪从汗泄;邪毒入里,则泄热解毒。邪在气分,则清气解毒;毒结阳明,则兼施下去;邪入营血,则宜清营解毒;邪去阴伤,则当养阴清热,生津增液。 辨证论治邪侵肺卫 [证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灼热无汗,咽红肿痛,吞咽不利,皮肤潮红,疹点细小,状如锦纹。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http://bkqs.gzhtcm.edu.cn/Detail.wct?RecID=2&SelectID=2&ChannelID=6697 细览页面 [方药] 1、主方:解肌透痧汤(丁甘仁《丁氏医案》)加减 处方:荆芥6克,蝉衣6克,牛蒡子10克,浮萍10克,射干10克,桔梗6克,连翅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甘草6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⑵板蓝根冲剂,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银翘宣透汤(李成业等《百病实用秘验方》)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菊花10克,荆芥6克,牛蒡子6克, 蝉蜕6克,山豆根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毒在气营 [证见]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或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舌质红,苔黄糙,或舌红起刺少苔,状如杨梅,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方药] 1、主方:凉营清气汤(丁泽周《喉痧证治概要》)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先煎),生石膏30克,生地黄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连翘1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射干10克,马勃6克,芦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成药 (1)牛黄清宫丸,口服,每次1/2?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⑵神犀丹,口服,大丸打碎,一次1/2?1丸,小丸一次6?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⑶六神丸,口服,每次3?10粒,每日3次。3、单方验方:银翘解毒汤(朱大年《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紫草10克,生地黄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水牛角20克(先煎),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疹后阴伤 [证见]丹痧渐消,身热渐退,低热,皮肤脱屑,唇口干燥,干咳,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方药] 1、主方:沙参麦冬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沙参12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桑叶10克,玉竹12克,地骨皮10克,玄参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玉竹膏,口服,每次5?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⑵二冬膏,口服,每次5?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⑶川贝雪梨糖浆,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养阴清热调元解毒汤(梁剑波《儿科百例》)处方:蜡梅花、连翘、天冬、麦冬、沙参、白芍、茯苓各10克,知 母、枇杷叶、玉竹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1、外治法 http 细览页面 选用冰硼散、锡类散、牛黄散或双料喉风散吹喉,每日3?4次。 2、针灸疗法 针刺取风池、合谷、曲池、少商、血海、三阴交。用泻法,每日1 次。 3、饮食疗法 ⑴牛蒡桑菊饮:牛蒡子2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茅根30克,白糖适量。将四味药水煎取汁,加入适量白糖,频服代茶。适用于丹痧初起及中期。 ⑵西瓜番茄汁:西瓜1500克,番茄1000克,用洁净纱布挤绞汁液,二液合并,代茶随时饮用。适用于丹痧气营热盛。 ⑶荸荠甘蔗汁:梨汁、荸荠汁、甘蔗汁、藕汁各等量,四汁合匀凉服。适用于丹痧后期。

献花(0)
+1
(本文系曾繁茂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