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找乐趣度晚年(图)

 zula999 2018-01-20

自找乐趣度晚年

张浩洪

自找乐趣度晚年(图)

现在,我已年逾七旬,从工作岗位上也已退下10年有余。记得退休那年,刚刚回家之时,由于在机关单位忙忙匆匆地奔波40来年,骤然回家闲呆起来,实在有些不适。由于环境与作息时间的改变,由紧张到松弛,总觉得不太习惯。实在无聊之时,就独自骑着车子,在县城周围转悠一下,或者和老伴儿在院内侍弄一下小菜园,累了就坐在屋中看看书报、电视等。后来,我和同我一样退归家中的朋友们相聚时,闲谈中受到了启发,趁着身体强壮,何不自找乐趣,干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以度过时日悠长的晚年。

做什么呢?自己自幼就心笨手拙,一些技术性的事情无从谈起;还有就是不会玩,对于打麻将、玩扑克、钓鱼、跳舞等,毫无兴趣,唯一的嗜好就是看看书报,写些东西。年轻时经常有些豆腐块出现在报纸上,有时也搞些文学方面的创作。现在,有了时间,自己的爱好正好又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就又重操旧业,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开始之际,仍然沿袭着稿纸一张、钢笔一杆的爬格子方式,书写出来后,自己觉得满意了才往报社投递,尽管命中率很低,但因是一种爱好,倒是觉得蛮有兴趣。后来,在一些年轻文友的启发下,又学起了电脑打字。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老之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学起来实在不易。不过,既然想适应新形势,就得付出辛苦。于是,我趁着返聘到一家单位协助工作的机会,向身旁的年轻人学习,回家后向孩子们询问。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个看似非常神秘的“武器”,我已初步掌握了如何使用它,学会了打字、保存文件、发送稿件等。所以,这几年的时间里,我虽然年事已高,由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从事了心随所愿的活动,晚年的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和滋润,丝毫也没有退休后的寂寞和无聊。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从2007年以后,独立完成了两部历史长篇小说和一本文集,与他人合作写出了科普知识、人物传记两本书,多达百十万字。其中一部历史小说正在再版之中;另有80多万字的神话传说、民俗故事、地情纪实三部书稿等待出版。除此之外,投往国内外100多家报纸刊物的散文、随笔、文史、传说等300多篇文章,也先后刊出。自2012年开始,有多篇文章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当我接到一张张数额不等的汇款单和一张张获奖证书之时,窃喜之心油然而生,这既是自己劳动成果的象征,又是老中有乐的具体体现。我敢说,这种心情绝不亚于上班时的提职、增资的高兴劲头。

这几年,我深刻地感觉到,乐趣和苦恼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寻找的。如果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经常结交朋友就会给自己带来无限乐趣。乐趣与苦恼,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冤家,有了乐趣,苦恼就会退避三舍;缺少了乐趣,苦恼必然不约而至。当然,自找乐趣,不是单纯的非写文字东西不可,喜好其他行业,如体育锻炼、绘画写生、垂钓旅游等,都是自找乐趣的很好项目,只要参与适当,量力而行,必然都能达到愉悦心情、欢度晚年的良好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