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旦:旦复旦 夕复夕

 建辉芨芨草 2018-01-20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这是《诗经·女曰鸡鸣》中的一段。妻子对丈夫说你听雄鸡叫了天亮了,委婉催促丈夫起床。丈夫显然不打算起,便表示天还暗着呢,还没亮呢。妻子只好又表示,你看看天,启明星都亮啦。丈夫这才表示要起床了,我出去打猎,猎些鸭雁给你吃。

  昧旦,是指天将明未明的时候。旦的甲骨文,就好像日出的时候太阳还没有离开地面的样子。下面的部分有时候勾勒像一个口,有时候填满,都表示地面、土地,后来演变为一横,小篆字形由此而来。旦的本义是指早晨、日出、破晓,由此引申为明亮、光明、白昼、一天等意义。

  由来世途旦复旦,人情玄又玄。我们常用“一旦……”来表示有朝一日或者一天之间。“一旦”这个词,总是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有时候,“一旦”是一种非常悲怆的情感,《三国演义》第二回,刘陶曾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有时候,“一旦”又是一种充满危机意味的假设,《战国策》里触龙用这个假设说服了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更有旦暮、旦夕,早与晚,日与夜,朝朝暮暮,年年岁岁,这种时间流逝感使得旦又充满浪漫感性的情怀。杜牧写春日古道,“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薛逢写送别,“欲知恨恋情深处,听取长江旦暮流。”刘商的旦夕是日日夜夜的思念:“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刘禹锡的旦夕充斥着一颗不变的归心:“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之中,旦则又有了一种委婉而缠绵的色彩。中国古代戏曲的角色,主要有生末净旦丑五类,其中旦角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有正旦、花旦、老旦、刀马旦等区别。正旦也就是女主角,一般是端庄娴雅的女子,俗称“青衣”,比如《窦娥冤》里的窦娥、《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花旦扮演天真活泼或性格泼辣的青年女子,老旦扮演老年妇女。还有刀马旦,扮演骑在马上使用大刀长枪作战的女性,经典的角色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战金山》中的梁红玉以及《扈家庄》中的扈三娘等,他们披挂着长靠挥舞着马鞭,掂起银枪来到台前,英姿飒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曲中的旦角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或端庄或活泼或英勇,她们性格不一,经历不尽相同,但在舞台上却散发出同样耀眼的光彩,为文学史艺术史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元,一岁之初,充满着新生命;旦,太阳初升,处处有光明。元旦一词从字面上看就闪烁着诗意的光芒:新年伊始,一轮初始的太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最初的光明撒向人间,带着蓬勃的朝气与无尽的喜悦。“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借用卢照邻在元旦所写的一句诗,让我们也一起许愿人生旦暮都能永远有美好的风光,旦旦都充满新鲜的活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