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道的,不代表不存在,知道的,也别瞎评论

 北书房2014 2018-01-20

一个公众号的思想和执着

点击上方蓝字‘幸福的味道’关注


那天和孙姐还聊了很多,她比较闲,我更闲。

 

她,你说那些女明星真的出台吗?

 

我,我写过一个专题,上海的一个技师叫丽丽,她现在做微商,她说自己做技师的时候一年能剩100多万,但是不属于多的,如果想多赚钱就需要去整容,要先看看自己长的比较像谁,然后照着她的风格去装扮,类似模仿秀,然后装名人,还要办假身份证之类的,说实话老百姓也没见过明星长什么样,来个假的咱也不知道。

 

她说,我看新闻上报道过。

 

我说,高端妓女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停过,过去上层社会喜欢去逛青楼,现在咋不逛了?是需求退化了?人没变,还是人,需求也没变,只是形式由地上变成了地下而已。

她问,你怎么知道都是这些?

我说,不是我知道的多,而是都是真实存在的,每天发生的,只是我们不愿意去相信而已,我采访过丽丽,你有没有接过名人?她说接过,她说了一个很知名的企业家。

 

她问,这些女生咋想的?

 

我说,一份职业而已,未来有些国家妓院合法化的,因为无论合法不合法,它都存在,与其掖着藏着,不如标准化、安全化,避免更多的交叉感染,执证上岗,你跟她们交流一下,咱认为她们应该有廉耻心,其实没有,她们表现得很平常,就是一份工作而已,特别是在国外,还有工会为他们出头,有的老公都上街支持自己老婆的合法权益,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CALL GIRL的,是写的去欧洲时的故事,CALL GIRL类似青楼女子,陪游,但是素质都非常高,各行各业,甚至有大学老师,当然有些也是免不了的,她们的老公都知道,也很尊敬她们,她们出来是工作,回家是妻子。

 

她说,理解不了。

 

我说,不需要理解,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喜欢去批判去评价一个人,更多的是刷存在感,证明我们还有存在的意义。

 

她问,你会跟别人探讨这些吗?

 

我说,不会。?

 

她说,女人都很善于骗自己。

 

我说,要想安全,嫁个农村老实巴交的男人,一辈子都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焦虑,但是你安心吗?你又想嫁个优秀的男人,优秀的男人眼界也会不断地变化,当他越来越优秀的时候,他的审美也越来越优秀,甚至70多岁了会选择娶刘晓庆,如果范冰冰现在愿意嫁给他,他立刻会把刘晓庆再抛弃,这不是他是否忠贞的问题,而是匹配的问题,如果孔子还活着,现在领个20来岁的大学生,一点都不稀奇。

 

她说,所以做女人难。

我说,女人之所以有问题,很大程度是把自己真的嫁给了对方,以为自己是对方的附属,对方是自己的附属,迷失了自己,婚姻的本质是一场合作,当不匹配的时候,分开其实是更完美的结局,就如同有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一样,虽然不被理解,但是相信她是幸福的。

 

她说,我安慰她家人也是这么安慰的,她活着是痛苦,走了是幸福,应该祝福才对。

 

我说,大家不敢去看心理医生,主要是把抑郁症和精神病混为一谈了。

 

她说,是。

 

我说,你说那个摄影师走了,我突然觉得蛮内疚的。

 

她问,为嘛?

 

我说,当时她不是加了我QQ嘛,后来她总喜欢点评我文章,而且很犀利,有时戳痛了我,我也不客气,直接反击,一来二去我们关系就不错,也更信任,她就跟我倾诉,一倾诉就老长老长了,我一般都是看最后一段,然后回复几个字:挺好的,祝你幸福。

 

她问,然后呢?

 

我说,后来,她倾诉的频率越来越高,白天倾诉晚上也倾诉,我就像骂你一样去批判她,认为她是闲的,她就跟我解释不是闲的,一解释就是一大通,有时我在写文章,她给我发的信息我没有回复,她接着就会打电话问我: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你为什么不搭理我了?我又要急忙解释一通,她认为我在狡辩,有一次我开车去上海,中途几乎没有玩手机,她给我发了无数的信息,最初是倾诉,后来是解释,然后是疑问,问我为什么不回信息?最后是谴责,至少有几百条信息,她内心在不断地变化,最初是很信任我,然后是怀疑我,最后是抨击我,其实我啥都没做,一切都是她脑子里想象的,我就回了一句:既然如此,别找我了,拉黑吧。她接着就把我拉黑了,以后加我,我就没再通过。

 

她说,她只是想找个树洞。抑郁症的一大特点就是多疑,总喜欢猜测别人的动机。

 

我说,哪那么多动机。她走了,虽然我觉得蛮心疼的,但是还是蛮理解她的,终于不用痛苦了。她的多疑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写了一篇文章,写我趾高气扬,我故意用这个笔法写的,其实我是让别人照镜子,文章里的我未必就是我,文章里的朋友未必就是朋友,文章里的人物未必就是人,结果她把我批判了一番,认为我就是一土老帽,认为我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揣摩我写作的动机,是不是给谁铺垫,是不是给谁做广告,太多疑了……

 

她说,我能理解她。

 

我说,世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何必非要发表一番议论呢?难道非得证明你还存在?

 

现在人,对“存在感”需求越来越高。

 

多少人的手机,一天都不响一次了,你默默地消失了一个月,竟然没人察觉,我们太没有存在感了。

 

所以,我们渴望被存在。

 

你,你,你,这个不行。

 

他,他,他,那个不行。

 

于是,我们拼命地在网络上评头论足着……


封面网址:https://www./works/view/1082834


你的转发,我未来的10万+


  有思想的人,都会关注!~~

小编微信23388561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