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传》一首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乐观与豁达

 马思鹰眄 2018-01-21

如果要去找一个人来作为国人的代表,小编一定首推苏轼,换句话说,苏轼不是一个人,是中国人和中国人性格的化身。对于苏轼的评价,我一直以为林语堂的评价是精准的概括: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水浒传》一首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乐观与豁达

这个评价中我最欣赏的是第一句“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这正是苏轼一生性格的生动体现,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我们几乎很难见到苏轼对于命运的抱怨,以至于晚年他自己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反倒是将自己一生被贬谪之地称为一生功业所在: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水浒传》一首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乐观与豁达

前面说了,苏轼是国民性格的化身,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乐观的性格,无论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经历什么样的坎坷与磨难,始终坚定信念、向往美好,也坚信美好一定能够到来,也正是这种信念,让伟大的国人最终克服了一次次国家与民族、个人与家庭的危难。就像《水浒传》中的那一首诗歌一样,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到底,希望就在眼前、彩虹就会出现: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水浒传》一首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乐观与豁达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守得云开见月明是一种坚持和永不放弃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意思就是说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拨云见日,云散月明的一天。

《水浒传》作为一本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可以说一句“守得云开见月明”正是当时人们对人生向往的最乐观表示,也最终融入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传基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