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DP万亿元以上城市与南京市研发强度对比分析

 雪原老虎 2018-01-21

南京市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年来积极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创新能力逐年提升。在看到我市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与更高水平地区比较,也存在着诸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充分认清和思考。以下是我市科技研发有关情况与GDP超万亿城市的对比,通过对标找差,从中可以了解我市的不足。

一、南京市科技研发的主要状况及特点

几年来,我市R&D经费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高2016年,我市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3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社会R&D投入强度3.05%,比上年提升0.06个百分点。近五年来R&D经费和研发投入强度情况如下:

2012-2016年R&D经费和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
R&D经费(亿元)320.34290.65262.86236.35209.97
R&D占GDP比重(%)3.052.992.982.952.92

2016年全社会R&D研发人员123926人,比上年增长3.7%;研究与开发机构2340个,增长7.5%;专利申请65198件,增长16.2%;专利授权28782件,增长2.4%;发明专利申请31556件,增长13.4%;发明专利授权8697件,增长5.5%。

全社会研发R&D经费的主要特点:主体在企业,约占三分二;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强,比重超三分之一。2016年,国家统计制度调查的规模以上企业R&D,占全市R&D总投入的63.4%;高等院校R&D占20.7%;科研院所R&D占11%;另有近5%左右其他单位数据。

GDP万亿元以上城市与南京市研发强度对比分析

进一步观察各类研发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多年来,研发投入持续呈现上升态势。除2015年略有回落外,2016年再现增长,R&D占全市的44.6%。

2012-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和研发投入强度情况
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亿元)142.93136.83141.61128.65117.8
规模以上工业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151.121.091.041.04

2、规模以上服务业。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势头强劲。2016年,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R&D已达55.16亿元,占全市的17.2%。与2013三经普年的17.02亿元相比,年均增幅48%。重点服务业企业R&D投入强度已从2013年的0.5%,上升到了2016年的1.5%,提高了1个百分点,年均提升0.33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3、2016年重点服务业研发及强度情况
2016年2013年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R&D(万元)55.1617.02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50.5

3、建筑业。大企业支撑作用突出我市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几家大型企业,单位数占20.1%的大型企业,实现了建筑业84.9%的R&D。2016年建筑业R&D4.91亿元,与2009R&D清查年的2.28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1.6%。

以上工业、服务业、建筑业三类企业R&D投入203亿元,占全市的63.4%。

4、高等院校。研发实力雄厚我市教育资源雄厚,高校林立,人才众多,培养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乃至世界高水平的一大批的研发力量。2016年高等院校R&D66.4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全市R&D比重20.7%。高校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左右,是我市研发投入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强有力的力量保证。有数据显示,江苏省高校的研发整体实力在全国排名第2,仅次于北京;其中:理工农医学科排名第2,人文社会学科排名第3,次于北京和上海。而江苏省高校的主体是在南京,江苏985高校3所中的2所、211高校11所中的8所均在南京。

5、科研机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2016年我市科研机构R&D为35.42亿元,占全市R&D的11.1%,也是我市R&D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南京与其他城市科技研发投入的比较及特点

为了解我市与国内12个GDP超万亿元城市科技研发及相关情况,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文中数据个别城市因收集途径和时间不同会略有出入),重点从R&D及其相关的知识产权专利等方面情况做出比较分析。

1R&D投入较GDP位次排位前移2

2016年,GDP超万亿城市R&D及其占比排名情况如下:

科技研发R&D、占比及与GDP排位情况
城市2016年
研发R&D(亿元)位次R&D占GDP比重(%)位次GDP排位
北京市1484.615.96%12
上海市1049.323.82%31
广州市457.4652.33%113
深圳市84334.20%24
天津市537.3243.00%75
重庆市302.2101.70%126
苏州市429.5662.78%97
武汉市36973.10%59
成都市289.07112.38%108
杭州市346.3683.13%410
南京市320.3493.05%611
青岛市286.4122.86%812

上表可以看出,万亿俱乐部城市R&D的排位与GDP的排位,除个别城市外,一般大体相当,上下不超过2个排位。科技研发R&D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R&D达到或已接近千亿元,前三位均远高于其他九个城市。我市在12个城市中排名第9,比GDP的排位前移二位;而R&D投入强度,排名前三甲的是北京、深圳和上海,我市排名第6,强度排名比R&D排名位次前移3位,比GDP的排位更是前移五位,处于12城市的中游水平。

2、知识产权情况与R&D情况排位相当

我市知识产权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12个GDP超万亿元城市排名情况如下:

知识产权情况
城市2016年
专利申请位次发明专利申请位次
北京市18912911046431
上海市1199003543003
广州市990436318928
深圳市1451702563262
天津市1065145381536
重庆市59467111998112
苏州市1067004474294
武汉市44779122064311
成都市978447394315
杭州市7377382500910
南京市651989315569
青岛市5954510349537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专利和发明专利前三位的均为北京、深圳和上海,我市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12个城市中排名均为第9位,与研发R&D的实力水平位次也是吻合相当的。

3、工业R&D排名落后,但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居前

规模以上工业科技研发R&D情况及占比
城市2016年
R&D(亿元)位次有研发R&D活动单位占比(%)位次
北京市254.8534.60%5
上海市490.08223.70%9
广州市231.77837.30%4
深圳市760.03131.94%6
天津市349.96439.45%3
重庆市237.49619.84%11
苏州市365.6345.60%1
武汉市134.671116.40%12
成都市102.41220.60%10
杭州市215.03930.85%7
南京市142.931039.95%2
青岛市234.94724.94%8

从上表数据看,工业研发排名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和苏州市,我市工业R&D排名靠后,居第10位,与排名第九位的杭州市有较大的差距,与后一位第11位的武汉市差距不明显。而我市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情况较好,达到了39.95%,排名仅次于苏州,为第2名,反映出我市企业研发活动开展普遍程度相对较好。

4、我市服务业企业研发排名靠前,建筑业企业研发表现尚可

城市2016年
建筑业R&D(亿元)位次服务业R&D(亿元)位次
北京市22.3328.277
上海市237.61136.21
广州市11.66652.625
深圳市3.97956.073
天津市29.54237.756
重庆市1.58119.7711
苏州市1.161224.168
武汉市14.35412.1710
成都市12.54520.039
杭州市3.121070.862
南京市4.91755.164
青岛市4.8286.512

我市服务业企业研发表现较好,排名靠前,排在第4位。与排在前2位的上海市和杭州市有较大差距,与第三位的深圳市的差距不大,争取赶超进入前三位还是有可能的。我市建筑业R&D,排名第7,与6名的广州市还有较大差距,向前赶超难度较大。与后一位的青岛市4.82亿元差距不大,保持位次还需努力。

三、我市研发及相关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发等情况总体位次偏后。我市科技研发R&D总量和专利情况在12城市中排名均为第9。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实力雄厚,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重点研究关注的问题。数据显示,地区创新活动越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R&D水平与GDP水平基本是正相关的,如何利用好我市的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带动我市GDP同步提升,北京、上海、深圳在这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我市R&D现状结构还不太合理。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投入比重还不够高。2016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仅占全市R&D投入总量的44.6%,加上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R&D,也只占到全市R&D的63.4%。从12个城市数据看,很多城市企业R&D占全市R&D的比重在90%以上,地区创新活力表现得较强。调动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重要。

3、R&D占比低于GDP占比。2016年,我市占12城市经济总量GDP的比重为5.3%,而我市R&D占12城市比重仅为4.8%,低于GDP的比重0.5个百分点。我市R&D还有提升空间。

四、思考建议

1、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成为科技强国,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源于他们“用工厂作为实验室”的思想,企业既是工厂也是研究机构,企业在研发创新中占有了相当大的份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促使我市科技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使创新链与产业链在企业内部高度融合,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2、发挥我市科教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充分合作。我市科教资源优势突出,普通高校53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8所,高水平大学数量等科教资源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要切实用好我市的科教资源,促进其前沿技术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基础论文核心期刊发表上,逐步使其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项目课题成果,在我市落地升根,开花结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我市企业研发的整体实力提升。

3、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从事创新创业研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我市创新创业。学习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机制,加上完善的科研配套,持续吸引大批高校才子、海归精英到我市创业发展。积极营造凝聚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升我市科技强市的发展战略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