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禅答此间乐,不思蜀,后面还有第二句,让你了解阿斗的大智慧

 geros 2018-01-21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刘禅受后世很大的议论,有人说他过于平庸,听信谗言,诸葛亮多次北伐受阻,最后累死五丈原;也有人说他聪明,在西蜀任帝时,一切按着诸葛丞相的要求,称诸葛亮为相父,西蜀一时出现了繁荣景象,但是西蜀过于贫弱和地理位置限制,走向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阿斗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幼年时期多跟随刘备游荡,因为刘备年过半百都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刘禅有两次差点丢失,皆被赵云救回。

在新野大败时,曹操五千骑兵追赶,因为刘备带着难民,日行不过十几里,很快被曹操拦截,混乱中阿斗和甘夫人等随从被冲散,甘夫人为了保护阿斗腿部受伤,赵云一直担任着刘备及其家人的保护工作,赵云在曹操大军中,七进七出,最后救得幼主,当时刘备看到浑身是血的赵云,不由得心酸,摔弃阿斗,有人说阿斗昏庸,是因为被刘备摔得,这个说法太过牵强。

刘备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妻,但是孙尚香过于刚烈,经常侍从佩带刀枪,刘备很是不安。刘备入川时抛弃孙夫人,孙夫人思念母亲,回江东时,把阿斗一起带走,赵云得知后,和张飞一起救回阿斗,孙夫人从此再未回来。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在临终时托孤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幼主,阿斗认诸葛亮为相父,在同一年,刘禅继位。刘禅执政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对待刘禅多加照顾,凡事事必躬亲,一切为蜀国着想,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

诸葛亮一直致力恢复汉室,多次北伐,虽有成效,但多有原因不得不退兵,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蜀国军力有限,山路崎岖,粮草运输很是不便,一旦战线拉长,便会处于缺粮状态,魏国只要坚守不出,诸葛亮必然不攻自破;二是幼主天生仁慈,而且因为国家大事都是诸葛亮决断,一旦遇到事情,必然召回诸葛亮;三是东吴一直虎视西蜀,一旦诸葛亮倾巢出兵,东吴必然来犯,所以三足鼎立虽好,相互克制,很难发展。

诸葛亮死后,大将军姜维处理军政大事,但是姜维终究是外臣,刘禅虽然信任他,姜维也发动多次北伐,依然无劳而归,诸葛武侯在世尚不能成功,区区姜维又怎能取胜,刘禅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有人说刘禅不该投降,当时成都兵尚有数万,姜维也屯兵于后方,如果坚守不出,送信给姜维,两边夹击必获全胜。但是有没有想过,邓艾就是没有偷袭,刘禅没有投降,西蜀还能坚持吗?当时的西蜀百姓苦不堪言,军队中多有五十岁老兵,而且西蜀地处偏远,本来就资源匮乏,人员稀少,刘禅的投降也许是百姓想看到的。

刘禅虽不是明主,但是刘禅本人并不昏庸,虽然听信谗言,但是他的决策也是自己深思熟虑的。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拥兵自重,有造反迹象,如果你是刘禅,你一样会召回诸葛亮,作为君主多疑,这是必须具备的。

刘禅在位四十二年,这在三国时期,哪怕是中国古代,也算是执政比较久的皇帝,而且是不怎么管理朝政,前期有诸葛亮为其卖命,后期有姜维为其保家护国,直到刘禅投降,姜维还未放弃西蜀,依然用计策反钟会,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刘禅作为君主,真的很是完美,总有人为其效力。

来看一下汉末,幼主称帝,外臣内戚篡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魏国时期,曹丕和曹睿尚能掌控,曹芳执政后,司马家族夺取政权,把持朝政,可没有去为魏国卖命效力,而是自己打着小算盘,让后世篡权;东吴后期也是如此,幼帝执政,战乱不断,东吴这个国家是自己作死的。

从上面各种例子看出,刘禅作为幼主笨吗?他可是最快活的皇帝了。刘禅投降后,司马昭宴请刘禅,并且封他为安乐公。刘禅在宴会上,看着蜀舞,听着西蜀的音乐,很是悠闲自在。司马昭举酒问刘禅,安乐公,颇思蜀否?刘禅开心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司马昭听到刘禅的回答,很是开心,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即使诸葛孔明在世,亦不能辅助长久,何况姜维?刘禅的回答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司马昭老谋深算,为何要问他是不是思蜀,就是看看刘禅还有没有野心,如果刘禅回答思蜀,我相信刘禅绝不会活过当晚。因为在洛阳这么舒服,你还想着回西蜀,必然是想东山再起,如果这样,司马昭必然不能留他。

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后,还说了第二句,彻底的打消了司马昭的疑心。当时他的近臣郤正让他回答思蜀,并且要稍有伤心,这样司马昭就会放他回去,当司马昭再次询问时,刘禅回答思蜀。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第二句便说到:“你怎么知道呀!这就是郤正教我回答的。虽然回答的很简单,但是司马昭到死都没有杀刘禅,就是因为第二句话,让司马昭相信刘禅憨态可憎,胸无大志,从此再无忧虑。

司马昭为何两次问刘禅是否思蜀,第一次算是试探,刘禅怎么回答都只是酒后的胡言乱语,第二次再问思蜀否,是司马昭做最后的决定了,司马昭自知体力不支,命不久矣,他要知道自己儿子的路,会不会再有人争夺,刘禅的第二句简单明了,让司马昭认为刘禅就是昏庸,无能之辈,只会贪图享乐,完全打消了司马昭的疑心。刘禅为何这样说?这样说才能保住性命,换做别人,肯定早就死了。想一想荆州的刘琮,投降曹操最后被圈禁至死;曹丕称帝时,对待汉主是贬为庶民,然后被斩杀。

刘禅做皇帝时最舒服,投降后,做一个安乐公也是最幸运,三国谁是赢家,独有阿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