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银监会披露了坊间广为流传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775亿违规授信案相关处罚结果。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成为新年伊始监管部门开出的第一张“天价罚单”。 利空或已经反应但余味深长 浦发银行称,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本次处罚金额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同比增长2.15%。也就是说,浦发银行的2017年的业绩大概率已经反应了这次的黑天鹅。 从股价走势上看,这波银行股的行情,不考虑被游资拉起来的市值低于300亿的小银行,真正走势凶猛的是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而浦发的弱势非常明显。 周五午盘兴业、浦发、民生带着银行股跳水。股道君翻看银行板块的涨幅,2018年四大行的涨幅最少的都有10.83%;浦发银行涨幅只有5%,所有银行股中涨幅最小!市场有些资金真的是消息灵通! 浦发远低于板块的涨幅已经消化了很大部分的利空,但是给市场留下的联想空间太大了。 其他银行有没有? 这是股道君截取的银监会处罚公告的部分内容: “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及纠正”、“过分追求分行业业绩考核在中行的排名”,这意味成都分行这种做法是常态化的,常规操作…… 浦发约有41家一级分行,共1843个分支机构。难道说就只有成都分行过分追求排名吗?其他的分行呢?它们都规规矩矩,还是做得更隐秘?这种造假显然是银行内部考核给逼的,经济发达活跃如成都尚且要弄出700多亿的动静,东北行呢、山西行呢? 接二连三的银行业地雷 2017年4月,民生银行80后女行长造假,掀起30亿理财大案;2017年12月,中国银监会公布的一系列重磅罚单,再次将侨兴债与广发银行“萝卜章”事件推向风口浪尖。事涉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56名从业人员,罚没金额逾20亿元。 这场“窝案”成为银监会重拳整顿金融同业业务、影子银行风险的标志性事件。主要的涉事机构,广发银行遭监管层史无前例的重罚。公告显示,银监会就此次案件对广发银行总行及惠州分行处以7.22亿元的罚款,创下近年来金融机构罚单纪录。 银行扎堆IPO 目前共有17家银行的IPO申请正在排队,其中,上交所11家,深交所中小板6家。从审核状态来看,长沙银行和郑州银行为“预披露更新”,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兰州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等10家为“已反馈”,浙商银行、厦门银行等5家为“已受理”。 目前银行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不良贷款率大幅升高,越来越多的银行面临资本金不足的现状,这也就使得地方银行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满足自身资金需求。 股民是真的惨!这些银行敞开嘴,吃完肉,然后到股市找股民买单。 对上市银行来说,银行资产质量好不好,最有效的指标就是股息率,现金分红少的银行,可能就有问题。第二有效的指标就是融资,非扩张周期总是融资的银行,就是有问题! 银行股真的便宜吗? 股道君在前面文章有提过,2018年银行大涨的主要逻辑就是便宜。 板块PE与PB估值均处于历史区间底部;与其他行业比,A股银行板块PB与PE估值均为所有板块最低;与其他主要国家银行板块估值比,PB估值处于中位偏低水平,PE估值处于主要国家最低水平。 近来银监会相继出台《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等多个专项领域的监管文件,对委托贷款、债券业务、同业风险暴露、同业负债等领域进行了详细监管规范。 在2017年的规范治理工作基础上,2018年银行业仍将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且监管范围会更广,持续时间也会相对较久。 浦发事件后,银行的资产质量会被市场重新审视。扎堆IPO,让上市的银行股稀缺性相对降低,会分流资金,但是优质的银行股依然会更好,劣质的银行股价值会降低! |
|
来自: yh18 > 《2018政策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