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原文 译文 提要 事例(第十四、十五章)

 胖子y4ae3p4e1u 2018-01-21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四、十五章)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四、十五章)

译文

用眼睛去看却看不见,无色无形,叫做夷;用耳朵去听却听不到,寂静无声,叫做希;用手去摸却摸不着,无质无实,叫做微。不要问为什么这么说,只因为此三者不可一一穷究问底,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它的上端并不辉煌灿烂,它的下端也不隐晦昏暗。它既无开端,又无尽头,无法明确地表述它的概念,就只好又归结为超物质的存在。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像,即为惚恍。

迎上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

遵循古已有之的“道”,来驾驭当前存在的一切事物,就能够了解古人以道治世的情形,这样也就能理解道的头绪了。

提要

在老子看来,“道”无形、无声、无色,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虚无缥缈,或隐或现,不可命名,不可感知,但它又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道”的法则。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就存在于历史的经验之中,今人应该学会善于用过去的成功做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即“执古之道,以御今有”。

事例

老子在本章的最后总结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说,只要把握早已存在的“道',就可以用来驾驭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事物,并解决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难题。而能够做到认识和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老子的这个总结,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也是极富智慧的。实际上,老子是在提醒人们,当我们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借鉴过去的经验,从历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加以灵活运用,以此来解开目前的难题.比如,东汉时期的名将虞翊(yì),就是一个善于借鉴、灵活运用历史经验的人。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四、十五章)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在最后一次较量中,孙膑巧妙地利用逐日减少军灶数量的办法来迷惑庞涓,让庞涓误以为孙膑的士兵正在不断地逃亡,从而放松警惕,贪功冒进,最后陷入孙膑设下的埋伏圈中。几百年后,虞翊就借鉴了孙膑的这个办法来摆脱敌军(羌人)的追击,并最终克敌制胜。只不过虞翊采用的办法不是“减灶”,而是“增灶”。

当时虞翊只带了三千名士兵。羌人得知情报后,即刻挥军迎战,羌军不但人数众多,而且个个都骁勇善战,虞翊深知不宜正面交战,于是命令军队不许出城应战,诈称等待援兵而停止进军。羌人果然中计,赶忙分兵合围虞翊。虞诩见机率兵疾进,日夜兼程,直奔羌人的背后,同时他借鉴孙膑当年变灶之法并化而用之,告诉守城部下要不时增加自己军队的灶数迷惑羌人。羌人本就多疑,见虞翊军灶数量逐日增加,以为东汉援军即将到来,不敢贸然追击,这就免除了虞翊奔袭的后顾之忧。

在五都附近,虞翊又被一万多羌人包围两军相持十多日。为迷惑敌人,虞不许士兵使用强弓硬弩,只用弱弓小弩射击敌人,羌人果然中计,误以为汉军的弓弩很弱,便发起强攻。这时,虞翊指挥部下改用强弓硬弩,羌人惨遭大败。后来,虞翊接连使用换军装计策、伏击战等一连套的致胜之法终于以极少兵力迫使敌人归降称臣。

虞翊凭借率领的三千士兵,就降服了兵力远超自己的羌人,而且他也并没有使用多么神秘的兵法,只是做法符合“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精神罢了。在两军相持阶段,虞翊面对的敌强我弱的境地,对付敌人的办法,仍然是前人已经用过无教次的兵法和策略,只是结合自身实际条件进行了略加转化,最后就达到了降服敌人的目的。由此可见,当领悟到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精神,不论自己处于何地,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够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十五章:善为士者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四、十五章)

译文

古代善于把握道的人,精妙神秘而通达事理,深刻得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因此我也只能勉强地对他们作一些描述:

行事慎重迟疑,就像冬天渡河;办事小心,就像怕打扰到四邻的生活;态度谦恭,就像在别人家做客;整个人私欲荡涤消散,自如得就像冰雪消融一般;性情敦厚,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襟怀广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然包容,混沌得像一汪浊水。

谁能使那浑浊的流水静止下来?只有靠它自己慢慢变清;谁能使静止的东西运动起来?只有靠它自己慢慢出现生机。奉行此道的人,不急于求成。正因为不急于求成,所以能守住已有成果并实现创新。

提要

本章主要对得道之士进行了描写,并称赞其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认为,得“道”之人的精神境界是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水准的,他们具有谨慎、谦恭、无私、敦厚、旷达、包容等修养和素质。同时,他们又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世虚怀若谷,从不自满高傲。表面上,得道之人清静无为,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世界拥有丰富的感情,能够做到闹中取静、静极而动,而且极富创造性,并能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事物发展规律,来处理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故事

辽重熙十七年(1048年)正月,西夏王赵元昊亡故,辽主派使者前往祭奠。使者回来报告说,元昊死后,其子谅祚年幼,军政大权由王太后及其族亲执掌,诸将不和。辽主耶律宗真以为这是进攻西夏的大好时机,迅速调动兵马准备进攻西夏。

翌年夏,辽军兵分三路正式实施作战计划,其中南路军由是韩田王萧惠统领,此路军进入西夏境内之后多时不见西夏士兵踪影。有部下给出建议说:“我军兴师动众到此,暂还未知敌军布防情况,应该立即扎营布防,休整蓄锐。”萧惠并没有听进心里去,大笑道:“你想多了,我们有三路军,敌军必会亲自去迎接我们辽主率领的中路军,哪有时间顾及到我。而且无缘无故设防,岂不更是贻误军机,加剧我军疲敝!”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四、十五章)

辽主率领的中路军渡河后迟迟不见敌军,安全起见索性还师,而不知情的萧惠依然挥师前进。然而此时,西夏一方以逸待劳,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御敌准备。萧惠所帅军队刚准备扎营,帐篷还没有来得及立好,侦探兵就回来报告说前方有西夏大军,萧惠竟然无脑不信。正在萧惠准备要处罚侦探兵时,西夏众骑兵已经朝这边冲了过来。萧惠来不及穿上护甲就仓皇逃跑,一时之间,辽军一溃千里,输得毫无还手之力。

对于已经得道的人来说尚且需要注意“保此道者不欲盈”,更何况众军之将、凡夫俗子呢。盲目自恃、轻敌冒进的萧惠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战败,可以说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