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九下历史《第五六单元复习提纲》

 houzixueyi 2018-01-21


2018-01-14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2、戈尔巴乔夫改革

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3、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

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4、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

5、苏联存在时间:1922——1991年(69年)

6、苏联解体的原因:

(1)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2)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

(3)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

(4)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

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

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尼赫鲁担任印度共和国总理。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3、印巴冲突的根源: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四、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

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

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