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人是这么过年的!据说只有10%的人知道...

 乡村骑士706 2018-01-21

进了腊月日子过得就越发快了,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月北京人要忙起来了,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是真的盼望着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穿新衣服;而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与其说盼望过年还不如说是盼望着放假。

马上就要迎来腊八节了

进了腊八年味儿就更浓了

你知道咱们大北京过年都有什么习俗吗?

今天事儿姐就给他家说说咱老北京人是怎么过年的!


年味是什么?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要事儿姐说它是一种诉说着你来时地方的习俗,是无论你成长后去到哪里都会怀念的记忆,是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情感。


点击视频,去找找北京那些被遗忘的年俗……


中国岁末的重要节日

现在国内外统一叫“春节”

在历史上,起源于殷商时期祭神祭祖的活动

从殷商至清朝,“过年”又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直至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

政府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月1日

而将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今年的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来第103个春节

沿袭了千年多的节日,

养成了众多的习俗

北京,一个有着三千多年文明的古都

年俗活动自然丰富

那么,百年前的北京人是怎么过年的呢?


选年货

老北京人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

买很多东西——

吃喝、穿戴、用具、玩具等

统之名曰“年货”

备年货一进腊月门儿就开始了

吃喝饮食是年货中的重头戏

主食、副食,干的、鲜的、生的、熟的,要统统备齐

熬“腊八粥”时用的腊八米

泡“腊八蒜”用的米醋及大蒜

“祭灶”用的关东糖

还有那走亲戚要带的点心匣子

都要自己去一一挑选


踩祟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只生性凶残专门吃人的怪兽——“年”

每过365个日子就来到人间祸害

人们只好一到腊月尾

就在自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

大人小孩一齐踩

“哔啵哔啵”吓跑怪兽

这也与人们“岁岁平安”的愿景联系在一起

所以,到了岁末过年之前

挑着芝麻秸的小贩就会沿街叫卖


放花炮

放爆竹是另外一个吓跑“年”的方法

这个习俗发展到后期

已经逐渐演变为节日的一种娱乐

作为中国特产

爆竹用于节庆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诗篇《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就提到了古代中国过新年放爆竹的习俗


跪拜长辈

中国自古礼仪之邦

敬老的礼数可少不了

初一早晨,小辈给长辈“拜年”

要行叩拜大礼,跪拜再磕头

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发红包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喜欢的

是作揖磕头

因为这可以换来一个个压岁钱红包

新的一年从这一天开始

孩子们打开新年的红包

也打开了红红火火的一年


叩拜神灵

过年时,人们特别注意“财”和“运”

所以,老北京人在进行迎接财神和灶王爷的仪式时

都要毕恭毕敬行叩拜大礼,以示诚心

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大财


元宵

每年春节

老北京饭馆都要售卖“元宵”

元宵非现成,而是“边摇边卖”

在民间,又有“汤圆”、“团子”、“圆子”等多种叫法

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


逛庙会

这是老北京人过年时的最大乐趣所在

老北京的寺庙多,所以庙会也多

据1930年调查,较大的庙会

城区就有20处,郊区有16处

以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花市、白塔寺庙会为最

老北京庙会不但有风味小吃、民间花会

还有各样技艺表演

庙会上还经营各种百货

大到古玩字画、珠玉绫罗

小到针头线脑、花鸟鱼虫

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每到庙会时,京城各处的百姓汇聚而来

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

有品尝风味小吃的

有观看花会表演的

还有的就是来“逛”的


其实,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 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 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家家都要彻底清扫,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


除夕和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当时的旧俗很多,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三十晚上,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送‘财神爷’的来了”的声音,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跑出门外,以几枚铜元请过“财神爷”,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地供起来。


除夕之夜,照例不睡觉,叫做“守岁”。大家围炉共坐,笑语喧阗,喜上眉梢,欢腾室内,小孩子 们则在街上放鞭炮。夜半子时,合家坐到一起吃“更岁饺子”,即开始了新的一年。


喜气洋洋的气氛,五颜六色的年画,劈啪做响的鞭炮和人们暖融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跨越百年,老北京的过年方式如今已变了不少,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有一点却永恒不变——全家团聚的心情,以及将分散各地的家人召唤在一起的亲情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