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T】对话王振军:高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思考

 jzswq1979 2018-01-21
导语

2017年6月,《建筑技艺》杂志社在苏州举办了“产业集群与技术集成——现代科技城产业园一体化设计”论坛(点击了解详情),众多建筑师、规划师和产业园区负责人探讨和分享了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产业园区的策划研究与一体化设计实践。可以预见,未来的产业建筑、产业园区将更具灵活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基于上述论坛的研讨内容,《建筑技艺》2017年10期策划了“当代语境下的产业园区设计”专题(点击了解本期精彩内容)。以下为对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总建筑师的采访。


王振军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王振军工作室主持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员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代表作品:2010 上海世博会沙特国家馆、上海浦东软件园工程(一、二、三期)、北京新世界中心(一期)、北京国际财源中心(IFC)、首都机场东区塔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塔台、长沙中电软件园总部大楼、北京新机场信息及指挥中心、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北京按摩医院、北京新机场行政管理中心等。具有20余年产业园规划设计经验。



AT:在国内,大、中型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产业园区,您认为应如何定义高科技园区,而它又具备哪些特征?


王振军】:高科技园区是具有强烈的政府和产业目标背景,共享式的技术、商务及生活支撑服务,可大大降低园区内入驻企业的成长成本、缩短周期,并快速提升园区内企业竞争优势的“科技综合体”。科技综合体的规模可大可小,其形态和特征表现为资源聚集,聚集了政策、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但归根结底,高科技园区的主体是人,生产方式是人机互动,形式特征是聚集,最终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的聚集。现代高科技园区往往具备高绿化率、低密度、低容积率的物理空间。


上述是关于高科技园区的定义,但谈到高科技园区的类型就有很多了,目前国家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如果按照产业来分,高科技园区是对第三产业科技园区的统称。例如软件园就是一种非常传统、典型的科技园区,也是典型的人机互动的生产方式。中国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期间,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工业园,像过去的生产中心一样终日烟雾缭绕。但现在就完全转变了,因为园区建设所关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已经由低技术逐渐转为高技术,从物质生产转为科技研发。




AT】:请谈谈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建成后与城市的关系,建筑师在园区的总体把控上应该注意什么?


王振军】:一个园区的规划建设,不论占地10万m2还是100万m2,都会对所在的城市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流量、交通流量、市政建设、城市空间结构、产业业态等,最重要的是科技园区作为一个城市中新的空间形态,已经对城市结构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科技园区已与CBD形成城市的两极,因此建筑师有必要更加关注并思考怎样把创新的内容通过高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真正带入到城市中。


此外,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不能只考虑创新,还应当充分思考和理解当地城市、文化脉络,例如在苏州、青岛和哈尔滨分别设计高科技园区,即使前期规划的业态和模式一样,但最终呈现出的建成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再例如北京市通州区要建设北京市副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整体搬迁过去,必然需要新策略。我认为对于园区的建设,比较重要的是探讨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可以概括为处理好以下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人、物理环境、科技与生产方式。1998年,我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与自然通过科技的整合》的文章,文中的核心思想正是这个理念。因此,建筑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建筑语言和景观语言,把这三个要素整合起来,这是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和出发点。科技园区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避免过度奢华和资源浪费,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介入既有环境并做到最优,避免设计用力过猛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AT】:您谈到了有些高科技园区已经对城市的结构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结构出现“两极化”,请详细解读一下。


王振军】:下面的gif图是北京某网站发布的交通潮汐的动画,显示的是车流聚集的地方。可以看到,除了CBD(国贸)以外,其他密集的区域都是科技园区,这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区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结构特点。


北京某网站发布的交通潮汐动画(工作日早 8:00)


北京某网站发布的交通潮汐动画(工作日晚 18:00)


北京城区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结构特点


从这个交通流动图我们可以分析出:后工业时代或者说信息时代,城市的结构其实已经开始呈现两极化——一端为CBD,另一端为科技园区。所谓的科技园区其实定义很广,在二、三线城市能叫工业园或高科技园区;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种知识型的园区则被称为科技园区或智慧园区。以北京为例,二十年前,精英人士讨论工作的地点基本离不开西单、王府井等城市核心区域,那时候分布在西单地区的都是非常好的工作单位,比如中国移动、各大银行总部等。但现在情况变了,大家约见的地点已经变成CBD、中关村等经济开发区了,这是当下不可否认的城市现象。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社会。除了城市结构的两极化,目前高科技园区面临的另外两个问题是:1)建设量大,建设速度惊人(如下表所示);2)相关总结不够,研究不深,标准欠缺。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概况

注:数据信息由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共同认定。



AT】:现在的高科技园区区建设,最重要的是找准园区的产业定位、方向以及招商对象。一般业主或建设方在一开始不会有明确的想法,这就需要建筑师协助甲方招商、策划部门做园区产业结构策划等规划设计前期的工作。请您谈谈前期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王振军】:你谈到的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是高科技园区设计中最关键的定性设计和定量设计问题。定性就是找准园区定位和方向。比如任务书中,业主要求研发部分的建筑面积是10万,在这其中未来入驻的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数量是多少,比例怎么分配就是定量设计。很显然,不同城市、不同区位的高科技园区对研发模块规模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建筑师要把它们进行拆分,比如把10万㎡拆成10个单位,分别确定2万的企业数量,4 000~5 000的企业数量,2 000~3 000的企业数量。只有在确定这些之后,才能保证设计有弹性,这也是定量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否则不会出现那种10万均分为10栋建筑的情况。当然,这也勉强算是一种定量方式,但其弹性就非常小了。


定量设计并没有一个完全严谨的方法和一个绝对完善的标准。我们设计过的很多园区,业主方多数都没有什么经验,甚至有些评审团的专家在这方面经验也不多,这时建筑师的园区设计经验和对相关产业特点的把握就尤为重要。前期策划阶段的依据非常少,比如招商方面,谁也不能确定园区建设完成后招商入驻的企业一定是哪些家,市场行为就是导致设计不定性的原因所在。如果建筑师设计的园区多了,接触的业主、招商团队和入驻使用方多了,就会有一定的经验。通俗地讲,这就是所谓的设计弹性,只有有了弹性才能保证园区的灵活性和建设的成功。同时,政府的政策也要重点考虑。对于招商目标,前期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给后续的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


举个例子,中关村某园区的前期规划设计非常好,但最后园区的运营方、使用者和入驻企业却对园区评价不高。因为园区的设计太过于理想化,把硅谷高科技产业区的模式整套移植过来,但硅谷的实际情况是人少、面积大、地价便宜(当时如此)。而中关村软件园建筑只能放置在一个个“小气泡”中,园区的容积率大概是0.3,规划设计也缺乏弹性,基本无法扩建。园区运营了很多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正是策划方和设计方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建设成本造成的。后来,经过政府特批,园区的设计又报批过一次,重新修改了一些规划,才勉强解决了一些问题。



AT】:在做好园区的定量设计后,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对于园区运营,建筑师能做哪些工作?


王振军】: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关键因素离不开政策支持、创新技术资源(软环境)、规划设计(物理空间及配套功能支持)、运营管理(维护发展)等。对于高科技园区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师在综合业主的意愿和自己的判断之后,用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的方法,将园区各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组合,并确定其相对比例和相对位置,使园区空间结构和环境品质达到最佳状态,以保证园区高效、健康、可持续地运行。


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城市现象,很多设计院都在做高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但是真正进行系统研究的并不多。我本人很早就关注了这方面,带领设计团队和研究生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并以高科技园区中的典型软件园为例编写了《软件园区规划设计规范》,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园区的规范,但即使是这样,仍然感觉远远不够,未来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关于园区运营的问题,建筑师可能话语权不多,重要的是帮助业主做好前期的定性规划和定量设计,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运营、专业化服务,能做到这三点,基本上园区的运营应该没有问题,上海浦东张江的科技园区在这方面普遍做得不错。


关于高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问题,能够展开探讨的话题太多,但理论终归要回归到实践中去,下面就以本人实践的项目为例,详细介绍高科技园区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二、三期

【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二期】

业主:上海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建筑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项目负责人:王振军

设计团队:邓涛、张会明、郭珍珍、王凯、王峰、姜志勇

建筑面积:15.6 万㎡

建筑材料:陶土砖、外墙涂料、花岗岩

设计时间:1995

建成时间:2003

图片版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二期研发办公区


海浦东软件园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心地带。软件园一、二期与三期之间隔祖冲之路,二者遥相呼应并自成一体,将有机的“蔓设计”理念演绎出各自独具特色的形式,前者为井然有序的学院派风格,后者则更加现代简洁、自由开放,二者建成时间相隔近十年。

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二、三期总平面图


软件园一、二期的长条形基地尺度(240mx500m)和软件研发建筑尺度使“环形车道+中心庭院”的规划结构显得顺理成章,而庭院中职工餐厅的绿化屋顶与来自主入口方向小于5%的微地形景观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放大、立体化并富有情趣的公共生态休闲空间,确保环绕周围的研发建筑能够拥有优质的景观。


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二期中央庭院


主楼在入口处的二层架空处理,使城市空间、园区空间以及园区的核心中庭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开放又富有层次。环形道路的交通系统有效地保证了园区中庭的安静和舒适。上述设计在有着24m限高、容积率大于1.5的园区空间中非常难得。


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二期建筑近景


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湖畔建筑群


【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

业主:上海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建筑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项目负责人:王振军

设计团队:邓涛、张会明、郭珍珍、蒋怀忠、王凯、王峰、姜志勇

建筑面积:44.77 万

建筑材料:预制混凝土装饰板、铝板、局部玻璃幕墙

设计时间:2005

建成时间:2012

图片版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软件园三期的规划在基地四边道路入口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打破了原有控规的中心十字路规划结构,采用环形主路将基地划分成不同规模的地块,就近将吕家浜的河水引入基地中心,形成“环形主路+中心湖”的规划结构,有效地降低了驶入园区的车速,同时这种向心式的富有层次的布局能够为满足不同规模的企业入驻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研发办公建筑近景


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园区规划要素研究及土地利用分析


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园区整体剖面分析图


中心湖区沿岸的公共性建筑以合理的覆盖半径为研发企业提供服务,中心湖也成为了休憩的中心、交流的中心、研发成功时庆典的中心,整个规划生动地诠释出建筑师主张的设计价值观——“科技只是一种媒介,人与自然通过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研发办公建筑近景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整体鸟瞰


业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建筑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项目负责人:王振军、钟景华、蒋小华

设计团队:袁源、李达、陈珑、冯伟、尹钰、孙成伟、高彩芬、周劲松、戴兵、李杰、史新、

孙世芬、张大炜、王志强、刘欣

建筑面积:13.98 万㎡

建筑材料:陶板、铝板、玻璃幕墙、花岗岩板

设计时间:2012

建成时间:2016

图片版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总平面图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项目为中国信达公司“二地三中心”灾备模式下的合肥中心建设项目,是以数据储存、查询处理、维护、传输、共享及综合分析等基本功能为核心的新型高科技综合体。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概念生成及建筑形体


基地由数据、后援、研发和后勤中心以“景观合院”形式组合而成。创作基于生态的有机建构理念,遵循“四水归堂”、“藏风聚气”等传统哲学思想,既有机地呼应了基地文脉,也反映了地域特色文化,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外部环境资源。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研发中心近景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建筑底层架空空间


同时注重打造内部景观环境,使得整个建筑组群自身构建起良好的有机环境,也在自然、人与建筑之间形成和谐、交融共生的生态秩序,为从事高强度数据管理分析的研发和管理人员提供了高品质的交流、聚会、相互激励和激发灵感的场所。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首层、三层及标准层平面图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建筑与庭院


数据中心被置于最安全、安静的基地东侧,南侧以灰空间手法向城市打开形成主入口;高层研发楼置于基地北侧以减少对庭院的遮挡;后勤中心处在西侧城市小型街边公园与中庭的围合中,以柔性裙房与U形体块设计增加与中庭环境的接触面积。面向城市的一面继续采用连续界面的手法将建筑组群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而将基地核心——数据中心处理成具有地域特点的新徽派建筑风格,以体现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基地的制高点——研发大楼在向主干道方向张开的同时与远处的巢湖风景区做出呼应。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新徽派风格的数据中心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数据中心与ECC 近景


建筑外立面材料选用温润柔和的陶土板搭配简洁大方的玻璃幕墙,形成天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的对比,二者刚柔并济,共同塑造出建筑的外部表情。


中国信达(合肥)灾备及后援基地研发中心门厅、顶部集会空间和机房室内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业主:海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建筑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项目负责人:王振军

设计团队:李达、陈珑、孙成伟、夏璐、徐彤、邓涛、时菲、王凯、车爱明

建筑面积:27.5 万m2

建筑材料:陶土砖、预制混凝土装饰板、局部玻璃幕墙、铝板

设计时间:2014

项目状态:建设中,预计2018 年竣工

图片版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王振军工作室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整体鸟瞰效果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项目可能是中国距大海最近的园区,基地位于国家中欧合作试点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临近滨海公园,距离杭州湾不到800m。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总平面图


规划以“交融”为概念,希望城市、海洋、人、科技与自然在此交织,最终交融在自然的脉络中。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概念生成


建筑高度和体量由北向南朝大海方向逐渐降低和缩小;环形主干道+组团支路的交通系统为中心景观湖实现纯步行化提供了保障;单体建筑将交通及辅助空间进行模块化处理,与主研发楼体量组合在一起,为园区建设阶段的产业化提供可能。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总部大楼体量生成


作为园区中心和制高点的总部大楼,是整个园区的标志性建筑,以V字形平面面向大海,以争取最大化的景观和观海面,塑造出北侧欢迎之态的主入口广场空间;空间和形式的处理则通过左右两个体量的错动、穿插、咬合等手法追求建筑的动态平衡和协调两个体量的关系,同时寄予“合作、信念、信心”等美好的期许。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总部大楼效果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景观带及两侧效果


海盐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从餐厅看室外庭院效果


本文全文已刊登于《建筑技艺》2017年10月刊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本期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