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除量子禁锢   解读自然之谜

 书蠹之家315 2018-01-21

             基础科学的研究应该从哪里发力?

 

大爆炸、超光速、暗能量、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现代的科学纠缠遥远的宇宙,越来越虚、离开科学本来面目越来越远。

 

在小学我们学习《自然》、在中学我们接触到物理。知道了指南针、磁铁;了解到水蒸气、云雨、雷电;了解到直流导线外小磁针偏转;看到七色分光、镜子反射;知道了金属导电性能好、金属有延展性……可是,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人类大部分都还不知道、是自然之谜,期盼我们好好学习,解开迷雾,为科学进步作出贡献。

学生成为了老师,老师重复着老老师的期盼,几代人重复着自然之谜的谜面,盼望着破解谜团、揭晓谜底。

 

近90年来,物理学进入到量子时代,量子力学是近现代物理当家的理论,尽管表面光鲜亮丽,可是仍然解释不了火(火光来自哪里?火为什么是红的?);也说不清楚水(水蒸气如何相聚成雨?);天上的雷电是哪里来的?一百年前的自然之谜:物质是如何相变?电压是怎么形成的?能量究竟是什么?金属为什么有光泽、有延展性?超导、超流如何形成?迷茫仍在;百年前的化学之谜:催化原理,迷雾依然。

量子力学在波、粒之间纠缠了90年,表面上牛气哄哄,实际价值惨不忍睹,几十年没有解读一个自然之谜,倒是造就了科学的沉寂。量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禁锢探讨核外电子线路速率。量子力学虽然也是来自于实验事实,但是忽视了自然在火光中的提示(核外电子速率随温度变化);忽略了古老的奥斯特实验(电子运动伴生着电磁波),错失了对物质内机理的正确解读。

量子物理为了维护其概率理论,告诫学子:探讨核外电子运动的线路、速率,就是不懂量子物理、是现代科学的门外汉。于是,壁垒森严地设置了科研禁区,学子一进入本科就戴枷受解、从此难有探索的自由。禁锢已经严重地控制着公众的理智,扭曲了学子的头脑。迫使科学探讨与自然实在失之交臂,禁锢成为科学进步的拦路虎,导致了几十年科学的迷茫。

几十年来科学人谨慎地遵守禁戒,但是也要吃饭、发文章。身边的物理虽然问题成堆、但是在量子理论的束缚下探索无从下手。于是,回避身边的科学,放弃研讨常见的自然之谜、舍近求远、走上一条虚无缥缈的科研之路。

科学人连盐是怎么溶化在汤里都说不清楚,却能大谈宇宙起源、谈量子穿越、时空理论;连常见的能量是什么都不知道,却在天外探寻暗物质、计算暗能量,奢谈量子涨落;不知道身边的物质如何构成、内聚力来自哪里,却能够高谈阔论13亿光年以外的引力波,发一些不能再现、不能重复、无从检验、耸人听闻的文章,当今科学和科学家确实进入到一个无可奈何的境地。科学家回避现实把探索伸向太空,做一些捕风捉影,水中捞月的工作,是因为身边的物理学走进了泥潭,不敢反思、不能自拔。

除了上述公开承认的自然之谜,物理学还别有用心地对未解之谜进行回避和欺瞒:每个中学生做了上百道电学习题,物理学却从来不告诉他们电压是怎样形成、来自哪里;静电实验伴生电压的事实证明:金属内并不存在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导流子”之说面临破产,物理学就连忙编造静电平衡理论进行欺瞒;电学教授告诉学子:电感器通直流电、阻交流电;电容器阻直流电、通交流电,可是从来也不能讲清楚其中物理机理;低碳钢拉伸实验是工科学生必做的实验,可是没有一本教科书能够说明实验曲线形成的物理原因。

 

现在我们的手机接收的是电磁波,显示的是声音、图像。首先,这电磁波能够进出手机,说明天线(金属)内存在电磁波的通路;其次,手机能够把规律的波放大、变换成规律电流,说明信号波能够作用于电子使之规律运动。那么,电子就必定伴生着电磁波与之呼应(否则是对牛弹琴)。工程师早就把电子与波的伴生关系运用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物理学者们还在那里是粒子、还是波的纠结;量子学者们的思维是:把波与粒子截然分开,然后用概率、叠加、二象性、纠缠、甚至加上意识把它们混为一谈,但是大自然的思维却是“伴生”。

在微观:构成自然万物的质子、电子都存在着伴生场。质子是粒子、伴生着引力场;电子若是一个简单、纯粹的粒子、就不能解读电子所携带的电荷、也不能解释静电电压。所以电子是粒子、并且伴生着自己的场-电磁波。在直流导线外的小磁针的偏转证明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磁场;我们的手机和通信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流(发射和接收的)是电磁波,都是电子振动产生的电磁波。

用电子是微观粒子又伴生着电磁波的观点,能解读所有的物理学波、粒实验:双缝实验中,电子发生了衍射;用高能电子束射向金箔和铝箔,穿射出的电子束在靶上形成了明显的衍射环。这些电子“波动性”的实验并不说明电子是波,而是电子伴生着波。电子伴生电、磁、波,在麦克斯韦方程已经得到印证。量子物理波粒辩论90年,至今还在波粒纠缠,与其日复一日重复昨天,不如改变一下思维,换个角度重新出发。

 

破解世界之谜难不难?难!一百年了有那么多聪明的脑袋都毫无建树。其中,真正的难是难在突破量子力学对物理人思想的禁锢。其实大自然本身并不复杂,而且是极具规律的,这一点在元素周期表就可以看出来,就是8进制自然数。大自然还告诉我们:事物的特性来自于相关的运动,如天体运动构成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那么物质的特性:相变、能量、光泽、延展性、超导、超流就应该来自物质内最活跃的运动——核外电子的运动;物质的特性是规律的,这规律就应该来自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

 

砸碎思想的枷锁,关注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注意到电子的运动伴生着波,上述的自然之谜全部都迎刃而解(可以看我相应文章)换个新视点重新出发,发现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能顺利、理性地回答经典物理所面临的量子问题;揭示物质科学的所有困惑;能够轻松合理地解释物质的相变原理、导电原理、催化原理、酸性碱性等理化现象的内在机理[1,2,3,4];关注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理性解读众多的物理、化学现象,而且以核外电子的运动为纽带,把物理学各自独立的力、热、磁、光、电几大分支联系起来了,开创一个科学新局面。

 

                                2017/9/24

 

参考文献:

[1]晏成和,相变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842948.html

[2]晏成和,物质的导电原理,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870125.html

[3] 晏成和:《物理新视点》,催化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4] 晏成和:《物理新视点》,酸性碱性原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成和,超导体形成原理,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879851.html

[6]晏成和,超流形成原理,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880334.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