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敏:娘家小院

 老鄧子 2018-01-21

在小城里,娘家有一个小院,四季飘香,让住在钢筋水泥的高层里的人们羡慕煞!


说是小院,还真是小,也就两间房大小的地方,站上十几个人就显得拥挤。这里本是三层住宅楼前的空地,当时设计者挺前卫的,一楼是车库、二楼三楼住人,但业主们观念很落后,认为买车是遥不可及的事,要什么车库呀!于是,就连挖带掘,硬生生地把一楼的车库改造成了一室二厅还有一个厨房 ,前面被各家圈了地,垒起了院墙,小院就这样诞生了!


爸妈和弟弟一家就住在这里。


小院虽小,但爸妈却非常的钟爱,如获至宝。入住前就已经有了规划。尤其是妈妈对小院的美景很是憧憬。入住后的第一个春天,妈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苗木市场,一会儿的功夫就买回了一堆树苗:一颗樱桃树、一颗杏梅树、一颗甜石榴树还有一颗酸石榴树。自己拿不了,就让卖树的送了回来,并一再的感谢。我说:“妈,樱桃树可是不好养的,还有这杏梅,这卖树的不定怎么忽悠你哪!”妈说,用不着忽悠,我早就想买了。“哎,这回卖树的赚大了,把难卖的树卖了,还拉了一车谢谢回去,心里一定乐开了花了。”妈批评我:净说风凉话,人家容易吗?


这些树在妈妈指定的位置栽下,全家人和树一起静候。每个成员走过树前,都要伸长脖子看看,并围着树转上一圈,目的就有一个:看看有没有发芽。有一天回家,看到妈正站在杏梅树前看得投入,一见到我就兴奋的说“快看,杏梅发芽了!”我赶紧凑过去看,却没有看到芽之所在,就说:“妈,是幻觉吧?”妈说:“你这近视眼,这不是嘛!”我顺着妈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看到一个极小极小的嫩芽露出头来,我说,妈的眼神真好。弟妹插言道:妈一天看好几遍哪,当然看得清楚。一家人都哈哈大笑!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从嫩芽到绿叶,这些树好像是要报恩似的,蓬蓬勃勃地长了起来。尤其是那颗樱桃树,春风一吹,满树繁华。粉白色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载满枝条,似云似霞的花瓣在阳光下尽态极妍,招来蜂飞蝶舞,惹的我家的猫窜上窜下,所到之处,花枝乱颤。


和樱桃花的浓密不同,杏梅呈现出的是疏朗的气质。枝叉不多,叶子也不多,仅有的几朵杏梅花开得不大且隐在叶间“犹抱琵琶半遮面”。清风一吹,几分孤傲几分清雅,楚楚动人。两颗石榴树,是北方常见的树种,它们分种在楼梯的两侧,浓密的树冠相织,将小小的楼梯搭建成绿廊,从一楼到二楼,我们从中走过,别有洞天!


这么多树,让小院显得有点满当,但夏天一到便受益无穷。绿树浓荫下,小院里只有几处日光露过来。父亲总是把小院清扫得很干净,再撒上点水,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凉爽。收拾好院子之后,父亲便搬一把躺椅,沏一壶清茶,吸着他最爱的香烟,笑眯眯地看着那只被他富养的猫在面前跳来跳去。或者,就一面喝茶一面认真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个级别的党报,清闲而自在。更多的时候,父亲还是为家人准备三餐且乐此不疲 ,可口的饭菜吃得弟弟一家每天要绕上半个县城去减肥。一楼的小客厅是父亲专用的,来了客人,一壶茶茗,几多话题,兴致来了,就到厨房拍个黄瓜弄点花生豆喝上几杯小酒,好不惬意!


每个秋天,都是全家翘首以待的季节,小院里的果树陆续到了结果期。春华秋实,总有良多的希冀。那个在春天结果的樱桃树果然名不虚传得负了众望,满树繁枝绿叶却没有能结出几个果来,零零星星,很小很小的,比黄豆大不了多少。但妈却很乐观,说,别看小,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健康!那颗杏梅树,终因水土不服也没有什么建树,在北墙跟悄然独立。倒是那两颗石榴树,在经历了春之繁茂,夏之火热后,像是开了挂,长得满身都是石榴。有的独身,有的并蒂,有的玉挂枝头,有的傲立苍穹,说硕果累累实不为过。因为长得太多了,爸妈就在树上东栓西系,以免坠断了树枝。这绳子栓多了,自然影响美观,但依然掩不住石榴的娇媚。那笑的合不拢嘴的,像画了浓妆的甜石榴充满了诱惑,惹的大人驻足,孩子欢叫。那颗酸石榴虽然受冷落,却也不急不躁、淡然娴雅,像一位素妆的美人。



除了石榴,小院的角落里还有父亲从市场上批来的果蔬,黄瓜、北瓜、丝瓜、地瓜,苹果、西红柿还有玉米花生等应有尽有。这些瓜果蔬菜在父亲的手下整齐有序地排列,静静地散发着自然而浓郁的清香。秋天的小院,到底有多少色彩,有多少果实,有多少诱人的幽香,没数过,只觉得置身其中,恍若梦境,心和色彩同样的绚烂!


小院最亮堂的时候是冬天,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尽,渐已强壮的枝干裸露出来,疏疏朗朗的,别有一番韵致,那挺直的树干和斜仄的枝丫,尤有其精神气质。没有了浓荫遮挡,阳光灿灿烂烂地照进来,小院煦暖得像阳春三月。到了冬天,父亲炖菜做的多了起来,说吃着暖和。父亲炖鱼或炖肉从不用高压锅,说速成的没味、不好吃。搬家时没有舍得扔的蜂窝煤炉子就派上了用场,父亲把它提出来,引着火,或鱼或肉装进铁锅,炖上个把钟头,鱼骨都能炖的入口即化。每当这时,鱼香肉香弥漫在空中,四邻八家都能饱尝这香味,让人垂涎三尺。我们回家吃饭,邻居常艳羡地说,大伯又炖肉了,真香啊,你们是闻着香味回来的吧?


一年四季,妈妈也很忙碌,要追剧,还要和老姐妹们出去走走,逛街商场,还要去老年大学组织叔叔阿姨们唱歌。妈妈的嗓子很亮,音色音准都是不错的,妈是老师范生,会识谱,多么生疏的歌到了她手里,哆啦咪发地一排,主旋律就出来了。这让我们现在的师范生惭愧不已。在老年大学里回到家,妈还兴致不减,在家里接着唱。歌声与肉香齐飞,消解了夏日的燥热,融化了冬天的严寒,听着妈妈优美的歌声,闻着父亲炖出的肉香,幸福的有些眩晕!


我忽然很感谢当年观念滞后的人们来,对他们滞后的观念由衷的佩服。尽管现在放车成了难题,但这样精致的小院更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尤其是我娘家的小院,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啊!


▋作者:王敏,河北省献县人,高中语文教师。喜爱文学,写作,偶有文章见诸报端,网络平台。主要作品《古北水镇印象》刊发在沧州日报,另有作品《秋韵在怀》《我的第二故乡—后尹庄》《盼雪》被当地网络平台录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