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郭惠珍医师是一位热诚尽职的肿瘤科医师,其慈悲与虔诚,不但给予病患鼓励,给予健康者警惕,更感动了无数人学佛念佛。本文即是其对中原大学慧智社同学的演讲,内容感人肺腑。尤其是郭医师在得悉自己也身患肿瘤(癌症)的情形下,抱病上台,现身说法,以无比坚定的念佛信愿,当众宣布自己罹患重病的心境——“正好一心念佛,准备往生”,更是令人感佩赞叹。(该场演讲后,郭医师即离开工作岗位,入山修行。) 茫茫苦海中,我们总是贪著于眼前的一切,不肯舍离,在奔忙中庸庸碌碌度完人生,等到寿命终尽,望著即将逝去的人生,再来哀愁与无奈。诸位,您想过怎样的人生呢?要如何才能超越生死的束缚呢?看完了本文,相信会带给您极大震憾与省思,并协助您找到人生的归处! 点击上方收听 生命的恒河中,有一位先生,平日爱吃槟榔、抽烟、喝酒,后来罹患了口腔癌,来到我们的诊疗室中,他口腔内的癌已长大、腐烂、穿透了面颊,不断地流出脓水,食物会由穿孔中漏出来,这时,即使喝平日所嗜的酒,都痛如‘烊铜灌口’,即使吃平日所爱的槟榔,也苦似‘吞热铁丸’。 壮实的身体,在无法进食及万分懊恼中很快消瘦了,痛苦中只好插一支鼻胃管到胃里灌食,他的太太无限悔恨地告诉末学:‘我们夫妻二人经常吵架,他骂我,我很生气,也就骂他:‘好,你骂我,你会得口腔癌,我要你得口腔癌!’谁知道他真的得了口腔癌时,最痛苦的就是我,除了要随时跟著处理滴滴答答流出的浓血涕唾,陪他南南北北找医生,还要烦恼钱……’,其中真有说不尽的辛酸血泪,相信她若早能预知今日的苦景,便会珍惜彼此康健共聚的时光,也会认为:‘他骂我时,我宁可去礼佛百拜,为他祝福,再请他吃霜淇淋,也不愿与他恶言相骂!’ 二人一起在香光中念佛,不是比吵架舒畅多了吗?可惜我们常会选择痛苦的方式消耗这苦短的生命,对于这不久住的身体也多是—‘无病时糟蹋,有病时埋怨’,但愿我们在这转眼即逝的因缘中,掏出悲心诚恳相待,气恼和怀恨会为自己辅下荆棘路。这位患者告诉末学,他平日喜欢钓鱼,槟榔烟酒伴钓竿,很觉爽快,但是,在癌烂穿了面孔时他突然深深触动,感受到了鱼钩刺人鱼面颊时,鱼儿心中的痛苦和害怕,这是一个说话已困难的人,在末学为他处理脓血溢流的伤口时,勉力发音吐露的觉醒、忏悔,他感受到: 当日为了短暂快乐所加给鱼的颤栗、痛苦,今天返回到自己身上,竟也是口颊穿孔的痛苦,当自己吞咽就像热火在烧、刀在割时,也是忍不住想挣扎蹦跳,这和鱼儿在钓钩上、鱼篓里的挣跳,又有什么两样?他给末学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因果丝毫不爽—‘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一位年老的患者,他的口腔也被癌所侵蚀,为切除癌做了一个手术,脸颊都割掉了,这是很大的一个手术,从胸部还得割皮过来补面颊,手术必须分几次进行,这种痛苦须要很大的勇、忍才能承担。当我夜晚到病房巡视的时候,看到他的眼睛瞪著天花扳,深夜了还没有办法入眠,寒冷的夜晚,泪水也是凄凉的,我们要怎样安慰这种痛苦的心呢?他本来在等待,等待第二次的手术,可是他没有能够活到做最后一次的手术。我们也许常在等待要做什么,但未必能活到那时候,好事速办,念佛趁早。 在照顾口腔癌患者时,常不禁想到,偶然自己口内有一个小溃疡就疼痛不堪,一吃碱辣更刺激难耐,何况这么大烂穿面颊的伤口,吞口水也要颤抖。当我们出言不逊时,用五秒说一句话,可以使人终身伤心,而果报回到自己的身上,便会如口腔癌一般痛苦。槟榔烟酒也许有片刻的麻醉之乐,却可招来医药无法减轻的痛苦,真要慎重、再慎重,纵意的快乐须臾即过,苦楚的时光,一日如百年漫长。 我们的第一、第二诊察室是相连的,有一扇门互通,有一天,在‘一诊’看一位乳癌五十多岁的妇人,她幽幽地啜泣,因为有种药物,劳保局还未能通过给付,她感觉到经济及疾病的压力,忍不住哭了,当时‘二诊’另有一位才三十岁的乳癌患者在候诊,听见了她的哭诉,立刻找末学,把钱包中的钱掏出来,示声告诉末学说:‘郭医师,请帮忙把这一点送给隔壁那位太太’,她红著眼眶说:‘大家同是受苦’。 末学深受感动,赞叹她的菩萨精神,因为末学了解,她自己的处境,其实比另一位更困难,她的孩子还在繦褓中待喂奶,先生收入并不多,又无劳保,经手术、住院,积蓄已空,当外科医师介绍她到本院作放射治疗时,她曾因无法负担治疗费而打算放弃生命,她说:‘但那天初诊,看到您们的白板上正好写著“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仍要在园中种满莲花’我才鼓起勇气振作要活下去,才向娘家借钱来治疗,生命真是无常,而充满痛苦的考验,我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总有一种心意,希望尽一份心力,帮助同在受苦的人能离苦得乐’。 末学非常感动,同患乳癌,有人哭泣而悲恼,有人走出自己的悲哀,进而为他人拭去眼泪,发挥生命的光辉,活著一日便种一日莲花,自然满池芬芳。试想疾病的治疗须受多少折腾,假如把这百般折腾换来的却是用生命在悲泣,不是太可惜了吗?何不共种香洁的莲呢?即使微笑也是布施啊—但教一念慈悲起,疾病贫困皆无碍! 弥陀朗读者招募 ——享你所想 阿弥陀佛,各位米粉们,“弥陀朗读者”栏目即将在每周日和大众见面,每次十分钟,愿以佛法的深广智慧,开启您人生的正知正见,为您传播清净心、菩提愿的人间佛教理念。 如果您具备以下任何一条 1)热爱朗读 2)发生在您身上正能量的故事 3)您周围感人的真人真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