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回家,一群人挤电梯下楼,临了进来一家人,小女孩娇小又可爱,尽管电梯内很拥挤,大家还是自觉的给小朋友让出了足够的位置,电梯到达十楼,开门后发现没人,小女孩突然语带严肃的说到,”爸爸是不是你不小心按到了十楼,你要认真一点啊,我们要去的是负三层“,一旁的爸爸笑笑说到:'我刚刚按的就是负三“,“那就好不然就影响大家了”。只是一次正常的电梯开关,这句怕会造成其他人的困扰的话,引起我的触动,小女孩的父母教得很棒。 在孩子学龄前的阶段,是父母陪伴最久的时间,同时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家长若是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而坏习惯一但定型就很难再改了。 所以,当家长发现你的宝贝有以下坏习惯时,可一定要提高警惕制止。 1 不讲道理、乱发脾气 在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2岁左右),受挫折后就会生气,爸爸妈妈无法理解意思时还会发怒,如果爸妈对孩子的坏脾气妥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反复“要挟”父母。长久以往,孩子的脾气暴躁,自私偏激,喜怒无常。 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还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更听不懂道理。当孩子陷入这种情绪中时,讲道理是没有效果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快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的情绪移情到一个新的事物上。 2 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 很多教育专家都是赞同,允许孩子慢慢来的观点,但是所谓的慢,不是毫无意义无限制的包容,从而没有时间观念。 当孩子在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饭等方面都慢吞吞……这些小问题慢慢就会开始拖孩子的后腿,让他在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上了小学还没纠正,孩子可能完全无法适应小学生活,对学习越发吃力,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当然,作为家长不停的在孩子身边叨逼叨则是最差的一种引导方式,小朋友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不会知道5分钟有多长,也不知道珍惜时间的好处。所以家长可以利用手表或者沙漏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比如买一个漂亮的3分钟沙漏,放在洗漱台上,告诉孩子这个沙全部漏下去就是3分钟,如果能在这个时间内刷完,就会获得一定的奖励。 最后,就是要拒绝代劳,当孩子可以有自主能力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当孩子了解到不遵守时间的代价,慢慢的就会培养出好习惯的。 3 胆小,害羞 虽然二胎政策已经开放,但仍有大批的孩子是家中唯一的宝贝。从小就独自一人长大,不常见生人,也很少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很容易就会行成”家老虎,外老鼠“的情况。 最后孩子会变得很怕生,一见陌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长期一直保持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自卑,进而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障碍,影响孩子学习和生活。 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只要有时间,就尽量带孩子去多参加社交活动,这不仅是开阔眼界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和不同的陌生人接触和交流的机。 我听过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听话,会对孩子进行恐吓。有的拿警察来吓唬孩子,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有的甚至讲些妖魔鬼怪、装神弄鬼的故事吓唬孩子,并且威胁孩子说:“不听话老妖精会来抓你!”这样时间长了,也会造成孩子胆小,而且还会怕光、怕黑、怕独处、怕生人、怕热闹、怕小动物等现象。 甚至有时候父母或者老师当众的严厉批评,也会造成孩子敏感时期的羞耻感,从而更加的自卑和害羞。 因此,父母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并及时的引导和梳理。 4 不听话,顶嘴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为方便联系孩子而给他买了一支手机,谁知孩子迷上了手机游戏,,于是天天向爷爷奶奶要钱,当爷爷拒绝给他充钱后,孩子竟做出了极端的方式,拿着菜刀,一边喊给我钱,不给就砍死你们。 会发生视频中的事情的原因不能全怪罪于孩子,这更多的有身为长辈教育不当的原因,由于父母离家远,爷爷奶奶更多只能提供到生活上的帮助,对于孩子最初的不听话和顶嘴,选择的是哄着或者顺着,结果就是孩子学会了利用这项武器,最终发展出很多令人倍感头疼的事情。 作为父母首先就要反思自己,切勿因为自己的一时纵容,而最终被现实狠狠打脸。 5 霸道自私,没礼貌 很多所谓的熊孩子就是这一类型。 去年回家时,家里来了亲戚,一大家子都非常的宠爱他家里的小孙子,饭后小孙子和隔壁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后来似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孙子直接点燃了鞭炮后直接往客厅里丢了进来。 后来,他的家人只是口头上说了一声,而他的奶奶甚至跑过去说有没有弄到他,完全没有提到这种行为可能会伤到旁人。大家对于亲戚一家的行为都有些不悦,但没说什么。 突然就想起网络上每每到过年都会提到,熊孩子来家里玩,把自己的化妆品当蜡笔颜料给画掉的心痛话题。我们可以有同理心认同孩子只是在好奇,认知新鲜事物的行为,所以不应该责备他们。但是往往这种情况发生更多的是作为家长的不作为。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慢慢变成人人讨厌的那种类型。 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本身洁白如纸,哪有一出世就“变坏”的孩子。家长们如果错过了以上坏习惯的纠正关键期,再想改变就难了,可见孩子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家长手中。 家长们加油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