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国梁退役:再见,那个不懂球的胖子

 有风的日子. 2018-01-22


2018年1月10日,

刘国梁42岁,

这个不懂球的胖子正式宣布退役了。

没有记者发布会,

没有声势浩大的告别,

只简简单单一句话,

举重若轻。



1992年,16岁的刘国梁还不是胖子,

也很懂球,首次出战中国公开赛,

就击败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一战成名。

 


至1999年,他接连斩获世乒赛、

世界杯、奥运会冠军,

成为中国乒乓史上第一个“大满贯”获得者。

2002年战略性退役,

刘国梁开始了另一段热血教练生涯。

回首往昔24年,

叫人唏嘘。

 

有个动作大家都知道:

双手握拳举起,

蹭的一下从椅子上“弹起来”,

口中声声欢呼。

这是刘国梁执教生涯在赛事中的常态。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男团摘金。


 

一个人的强大是暂时的,

一个团队的强大才长流不息。

都说刘国梁带的队伍孤独求败,

其实这背后是无人知晓的努力,

和呕心沥血的指导。

没有绝对的强项,

只有基于天赋的奋斗。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赛场,

刘国梁挥臂震呼,

气势如虹。

 

 

每一次比赛,

最紧张的不是场上人,

而是场下的他。

乒乓球是刘国梁大部分的生命和生活,

赢,从不只为责任心。

  


2016年里约奥运会,

他在场下心急如焚,

急得连珠炮轰张继科:一定要醒醒。


  

刘教练就是刘爸爸,

严厉与温情并存,

满腔都是深入骨髓的爱,

日夜牵挂,

为每个队员,每场比赛操碎心。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

刘国梁第一次作为主教练捧起斯韦思林杯,

含蓄地亲吻奖杯,

表情与有荣焉。


 

国家荣誉面前,个人荣誉事小,

凡事尽在用心,爱国才是由衷。

不论是做队员,还是当教练,

他无愧于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是刘国梁教练生涯中最美好的时刻,

中国男乒包揽金银铜牌,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所有人都该承认:

赢了,他才是最开心的那个;

输了,他就是最痛心的那个。


 

然而,2017年再见,

他褪下球服,

换上西装,

少了激昂,

多了平和。


 

这一年变化太多,

卸下国乒总教练职位后,

胖子下了海,经了商,

与王楠夫妇一起斥资500亿

打造体育产业特色小镇。


 

“不同时间,不同角色,不忘初心”,

放得下球拍,

放不下乒乓,

体育产业成了最不边缘的寄托。



做不了最喜欢的,

刘国梁也有办法看到好好生活的方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么成功,

还让那么多人成功的原因。


 

他将自己满腔热情投入家庭,

把自己对体育的忠诚,

转移到女儿喜欢的高尔夫上。

刘国梁陪女儿到北美参加高尔夫比赛,

和她并肩作战,

一路转战六场,获三冠军,三亚军。


 

“训练时当教练,比赛时当球童,

生活中当爸爸”,

这个不懂球的胖子,先指挥了乒乓球,

后指挥了高尔夫。


 

女儿在北美获得高尔夫球赛冠军,

刘国梁会蹲身轻拥她,

骄傲而幸福。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过如此。


 

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享受天伦之乐,

没有杞人忧天,

没有随遇而安的苟且,

也没什么不好。


 

曾经和现在的生活,

如同两场电影,两个极端,

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他给很多人训练,

为每个人制定不同的方案,

尽可能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全部的优势。

 

 

现在他只用给女儿训练:

上午体能,下午高尔夫,

晚上乒乓球单双打。

退役后的每一天,

都在竞技路上磨练胸怀。


 

那时候他在赛场上看球,

战略、布局了然于胸,

根据对手情况置换方针,

用最精妙的分析,

带领队伍胜利。


 

如今他也看球,

隔着手机屏幕,

像个局外人把两边局势看在眼里,

分析队员失利原因和差距所在,

固执地用电话远程指挥。


 

所有人都盼着刘国梁回归,

不只是因为刘国梁的球技有多高,

还是因为他把一个队伍拧成了一个家庭,

家庭里缺了谁,心都是空的。


 

还记得2016年9月19日,

刘国梁开了微博,

第一条就是“来啦来啦来啦……

我就是那个不懂球的胖子”,

满屏“激吻照”,

果然是个暖暖的月半子。


 

一清如水的生活,

坚定不移的性格,

刘国梁走到哪里都会让人肃然起敬。

这个不懂球的胖子退役了,

但终将被永生铭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程,

或宽或窄,或长或短,

或半途折返,或逆风前行,

全都在心。

心若向阳,

无惧哀伤。

刘国梁的路,还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