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土古玉鉴定举要》——003鱼不可脱于渊

 四明居 2018-01-22



所谓出土古玉,乃相对传世古玉而言,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玉,不同点在于前者曾有入土之经历。故而,出土古玉的鉴定中,“土”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人论玉,必先分“出土古”和“传世古”,道理即在此。

“土”,可以理解成古玉经历的各种埋藏环境。出土古玉其形、其质、其色,在很大程度上皆受到埋藏环境的影响。故而,研究出土古玉,不能孤立的脱离其埋藏环境进行研究。《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就是讲求从根本上来看待问题。

近几十年来,科学的田野考古高度发展,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了解各时段、各地区的玉器提供了准确的一手资料。大量实物资料的出土,为研究古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狮子山楚王墓前室西壁下棺木

出土玉片现场

然而,对于没有经过田野考古系统训练的人来说,考古报告、论文或书籍,皆太过专业,几乎看不懂;即使是出土现场的实景照片,唯一能看懂的也只有——某件文物是从一堆烂泥里挖出来的!因此,很多藏友表示:想解读其埋藏环境,却总感觉云里雾里;想理清其中头绪,却始终不得要领。

徐州小长山西汉墓

玉衣片出土现场

笔者不才,试从考古“地层学”角度,对几种常见的埋藏环境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分析之。从而希望能达到对“出土古玉”进行更理性的解读,同时亦能为广大的古玉爱好者,在鉴别真伪的过程中,提供些许参考。

果如是,则善莫大焉!

是为序。

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