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明朝权奸,被判凌迟3357刀,次日痛死,百姓1文钱抢其肉

 健康平安好运来 2018-01-22

明朝时期,是中国历代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朝代。明英宗时有王振,崇祯帝时有魏忠贤,都没有好下场。而本文说的是明武宗时的大太监刘瑾。

图片来自网络

刘瑾本姓谈,净身入宫后依附一个姓刘的太监,改姓刘。刘瑾把自己包装成了汉高祖刘邦的第62代孙。刘邦如果泉下有知,估计会被气得再驾崩一次。

明武宗的老爹明孝宗在位时,刘瑾郁郁不得志,处处被孝宗打压。孝宗死后,凭借与明武宗从小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刘瑾开始了快速升迁,最终做到了司礼监掌理太监这一高位,走上了自己太监生涯的巅峰。

图片来自网络

得势后的刘瑾,趁机专擅朝政,鱼肉百姓,作威作福。作为当时最受皇帝宠爱的太监利益集团“八虎”的首脑,刘瑾被人称为“立皇帝”,朱厚照是“坐皇帝”,权势熏天。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用他的人生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公元1510年,作恶多端的刘瑾被人揭发。之后在他的家中搜出伪玺和玉带等违禁物,谋反嫌疑坐实,同时他随身携带的扇子中发现了匕首。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两件事让明武宗勃然大怒。开玩笑,身为皇帝,每天有个人表面对你笑呵呵,人畜无害,结果身上携带武器,说不定那天一不顺心就给你一刀,这事儿想来都瘆的慌。

一番审讯,刘瑾贪污受贿、欺上瞒下等17条大罪一一对上了号,最后被判凌迟处死,而且是极重的3357刀,行刑三日。

行刑当天,北京城人潮涌动,盛况堪比现在国庆长假时的各个旅游景点。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天,刘瑾顽强地活了下来,回到狱中还吃了白粥补充体力。第二日,凌迟继续,刘瑾在痛苦中死去。由于刘瑾掌权时恶贯满盈,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受过他迫害的人或者家属用1文钱的代价抢夺刘瑾被割下来的肉,回家下酒。一代权奸,下场凄惨,也是罪有应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