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士气和主将的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在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凭借实力说话的。特别是在春秋早期,一切战事都有既定的规则需要遵循,诡诈之道还很少为人们所采用,因此军队的人数多寡和器械的精良与否才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决定因素。
韩之战初期战事的发展也的确如此,晋国凭借人数和武器的优势在战争的大多数时期都处于绝对的优势。下军主将韩简带人已经将秦穆公团团围住,秦穆公左冲右撞还是无法突围,几乎就要被抓住了,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巨大的意外
在韩简大战秦穆公的时候,好死不死的晋惠公拉车的那匹小驷陷在泥潭里出不来了。这时刚好庆郑的战车从旁边经过,晋惠公就吼庆郑过来帮忙。按理说,在战场上国君有了危难,不管你与国君之间有多少不痛快,作为下属的庆郑该马上施救才是。但是庆郑可不这么想,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一个机会,他反而幸灾乐祸起来。
这就涉及到在韩战爆发前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说的是晋惠公和他的大夫庆郑之间的矛盾。一开始秦国向晋国要求买粮食的时候,庆郑就劝过惠公把粮食卖给秦国,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冲突。但是晋惠公因为一心要挑起冲突,就笑着说庆郑你不懂我的用意。
庆郑大概是觉得惠公笑他笨,自尊心受到了刺激,因此就跟惠公闹起了别扭。到韩战爆发前,晋惠公听说秦军到了韩原,就召集贵族们询问对策。问到庆郑的时候,庆郑还在责怪惠公之前说他们什么都不懂的往事,于是言语不屑地说道:“看我干吗?我什么都不懂!秦国人是你召来的,要不是你坚持不卖给人家粮食至于有今天吗?你问我我能有什么办法?你不是相信虢射吗?你问虢射去吧。”
惠公笑了笑,说道:“看来舅父(国君对异姓大夫或者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尊称)还是在埋怨我啊。”转头就对旁人说:“庆郑对寡人出言不逊,如此无礼,看寡人怎么收拾你。”
出征前在决定国君车右人选的时候要占卜,结果占卜的结果竟然就是庆郑最合适。晋惠公觉得庆郑总是跟自己对着干,过于心高气傲,待在自己的身边怕他耽误事,就没有让庆郑来,而是选了家仆徒做自己车右。这个选择本身没有什么错误,毕竟两个人脾气不和,到了战场上庆郑很可能会不听国君的指挥扰乱战场秩序,为了保证作战顺利也只能把庆郑替换下来。
但是庆郑就不这么想了,他听说国君不让自己做车右,很是生气。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就继续挑惠公的毛病。之前郑国曾献给惠公一匹马(小驷),身材小巧,鬃毛润滑有光泽,走起路来也是步履安稳,晋惠公平时很爱惜这匹马。
此次韩战迎战秦国,晋惠公想用这匹马拉战车,庆郑就讥笑他说:“自古以来打仗所用的马都是本国产的,本国的马匹熟悉水土道路。而且你自己调教的马,熟悉彼此的习性也好操控。你现在出去打仗把宠物马带上,一旦发生什么危险,互相之间不熟悉,到时候你就干着急吧。”
庆郑这尖酸刻薄的话把惠公气得不行,但是大战在即也没有跟他生这个气,就这样也带着他参战了。事情就是这么巧,还真让庆郑这个乌鸦嘴给说着了,果然惠公的那匹宝贝宠物马就在这里出了问题。庆郑看了之后笑的合不拢嘴,心你不是不听我的话吗,看你的小宠物出问题了吧?
他停下来乐呵呵地看了一会儿热闹之后,嘻嘻哈哈地说道:“你不是牛逼吗,有本事你自己出来你别找我啊。”庆郑说完之后笑哈哈地驾车走了,把晋惠公丢在那里气得直发抖。
庆郑当然不是不考虑国君的安慰,毕竟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也并不想让晋国打败仗。只是他看到晋军的形势一片大好,一时半会儿应该也出不了什么问题,就跟惠公开了一个玩笑。无非就是想故意让惠公难堪,也好让自己出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