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国史话 第一辑 所谓的秦晋之好 韩之战(六)惠公归国

 金色年华554 2018-01-22



在安顿好国内局面之后,吕甥于当年(前645年)十月前往秦国,双方在王城(陕西大荔)展开了谈判。谈判的具体细节已经不得而知了,史书上只记载了秦穆公和吕甥之间的一段对话。

秦穆公试探地问吕甥:“晋国国内和睦吗?”

吕甥故意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现在国内的民众都各持己见,怎么可能和睦啊!”秦穆公听了微微有些得意,心想:“既然晋国不和睦,那我就放心了。”

但没想到吕甥接着又说:“小人(底层的士)因为国君被俘,认为这是国耻,扬言一定要踏平秦国。君子(贵族)们懂得忠信礼仪,知道是因为国君犯了错所以才遭致这样的后果的。但小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因为这次战争失去了亲人,所以都很痛恨秦国。因此宁愿抛家弃产也要立公子圉为国君,极力要求公子圉重整军队找秦国报仇。为了能够报仇,就算是闹得国破家亡投身于戎狄,他们也在所不惜。君子(贵族)们知道秦公对我们有恩德,我们怎么能恩将仇报呢?他们都厉兵秣马等待着秦君的答复。双方一直都标着劲,所以闹的很不和睦。就为了能够调和他们的矛盾,所以我才耽搁了这么久才来的。”

吕甥这一席话看似是一种自我贬低,抬高吹捧秦穆公,但实际上是一种警告。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晋国的底层民众都摩拳擦掌,就想找你报仇,可全是我们国内的贵族(君子)在压着呢!君子们都在等你的答复,但也不是空等,他们也是在修缮兵甲的(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所以大家对你的信任是有前提的,你之前答应了我们,只是对国君稍作惩戒,不会杀掉他。我们就姑且信了你,一直等着你的答复。如果你不把我们的国君放回来,那小人们请战的热情我们可就压不住了。

秦穆公一听心想,“哟?你这是在威胁我?可是你的国君毕竟在我的手里,我要怎么做全凭我愿意。我就不相信你们能在短时间内能组织起一支比之前更强大的军队。”因此他问道:“那大家觉得寡人会对你们的国君怎么样?”

吕甥继续用两分的方法回答说:“小人们觉得国君得罪了秦国,肯定是回不来了。但是君子们识大体,知道您是一个忠厚的长者,您把我们的国君抓起来只是因为他有罪。既然现在已经认罪了,就没有必要再关着他了。您以公正无私的裁决惩恶扬善,简直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包青天呀!有您老在,天下心怀不轨的人都会感到害怕,而那些尊敬服从你的人也都怀念你的恩德,天天为你点赞啊。”

这一番的吹捧让秦穆公很是受用,而且触到了秦穆公的兴奋点。吕甥趁热打铁,又接着说道:“以您的声望威名,在中原各国中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以齐侯小白的作为也不敢跟您比呀!现在打败了晋国,您老人家称霸中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何必还要跟您的手下败将较劲呢?如果您一直都把我们的国君留在秦国,或者干脆废掉他的君位,这会影响诸侯对您的评价的。您的功业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难道还要因为这点小事抹黑了自己的形象,以至于诸侯对您产生怨言,导致无法称霸吗?”

可以说吕甥的这一席话,句句都戳到了秦穆公的心坎上。要不是想要做中原霸主,秦国就不会向东发展,与比自己强大的晋国死磕而赌上自己的国运。这次的军事大捷,让秦穆公的霸主梦更近了一步,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些难以自制,于是他点头说道:“君子言之有理,其实我就是这么想的。”

庆郑之死


因为韩战的失利,晋惠公做了一个多月的阶下囚。一切谈判都结束之后,秦穆公用七牢的待遇来款待他。古代三牲备为一牢,所谓的三牲指的是猪、牛、羊。七牢是侯伯之礼,也就是说为了宴请诸侯国君,就要杀掉七头猪,七头牛,七只羊。当年十一月,晋惠公终于结束了客居生活,回到了晋国。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的秦国之行,被晋惠公视为奇耻大辱。这次战争除了成为阶下囚带来的痛苦与羞辱之外,对他而言,最大的损失莫过于霸业之路从此终结。韩之战拼光了晋国自献公以来积累的军力和财富,使得锋芒毕露的晋惠公不得不从头开始积蓄力量。而战争造成的心理和生理的创伤让他知道,哪怕拼尽全力,自己恐怕也等不到晋国成就霸业的那一天了。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个一直与自己作对的庆郑。庆郑屡次出言不逊,晋惠公只当他是个性张扬,说话有些刻薄,都没有太放在心上,故意冷落他也就罢了。然而庆郑却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候,在自己陷入泥潭之中的时候不听调令,擅自离开,导致自己兵败被俘,这是永远都不能饶恕的。因此当他回到晋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庆郑开刀,以洗自己的耻辱。

庆郑也深知自己的这次玩世不恭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战场上晋军占据优势,因此他才故意找惠公的不痛快,让那个一直都看不惯自己的国君吃那么一点苦头,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这一时冲动竟然会酿成这样的后果。当晋军因为自己的一声呼啸出现溃退,最后兵败如山倒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而这个错误自己必须要做出补偿。

庆郑一直都焦躁不安地留意着吕甥在秦国谈判的动静,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假如谈判失败了,他就亲自带家人去讨伐秦国,誓死把国君救回来。等了一个多月之后,惠公要回国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庆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了。这个时候有大夫蛾析劝庆郑说:“国君就要平安地回来了,你也该放心了吧?既然国君已经无事,现在是该考虑你自己问题的时候了。国君恐怕是不会放过你的,还是趁早出国避难去吧!”

庆郑知道国君回来之后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但还是决心等着国君回来。战局毕竟因为他而逆转了,因此他也自认为难辞其咎,情愿受死。他甚至还大义凛然地说:“我犯了这么重的罪,国君要杀要剐,只要能让他消除内心的不快,我都认了。”(以下来源于《国语》)蛾析看他心志如此坚定,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十一月底,惠公到了绛都郊外,听说庆郑竟然没有跑,就在城外停了下来,让家仆徒去召庆郑。庆郑到了之后惠公咬牙切齿地问道:“你难道不害怕吗?竟然还有脸留在这里!”

庆郑说:“我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但是我情愿让国君亲自杀掉我,这样明正典刑,也算是成全国君为我自己赎罪吧!即便国君宽容不杀我,我也会自杀的。”

图片来自网络

惠公早就气得咬牙切齿了,听了他这番话之后就下命令要杀掉庆郑。蛾析听了之后急忙劝道:“庆郑自知有罪,都已经认错了,还请国君开恩,放过他这一次吧!就让他戴罪立功,日后找秦国复仇,来洗刷国君的耻辱吧!”

梁由靡一听就不答应了,当初若不是因为庆郑,身陷囹圄被迫割地的可就是秦君了,而自己就会因为擒拿秦君有功而封疆裂土,成为霸主身边的卿士。也就是说庆郑贻误战机导致的溃败,损害的不仅仅是国君一个人的利益,更有晋国上下众多贵族的利益。而梁由靡作为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贵族,自然也对庆郑恨之入骨,因此坚决不同意赦免庆郑。

家仆徒在一旁也是犯难,他深知惠公对庆郑的恨有多深,但也知道惠公一怒之下凭自己的好恶杀掉贵族会有很大的反作用。毕竟惠公经过这一次战败之后威信扫地,很难再做到献公时的集权程度。杀掉一个庆郑容易,但要再收拢国内的人心就不那么顺畅了,若能宽赦庆郑,无益于是收拢人心的最好时机。即便是不肯放过庆郑,哪怕是让他自杀,也总好过国君将他杀掉。

于是家仆徒就想调和一下,建议让庆郑自杀,这样的话庆郑以死谢罪,国君还可以博得一个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名声,这样对谁都好。但是惠公哪里听得进去,仍然坚持己见,在听了家仆徒的话之后反而又补充道:“绝对不允许庆郑自杀,必须将他当场处死。”

于是司马说召集军士宣读了庆郑的四条罪状:扰乱军阵,违抗军令,其罪一;擅自进退,不听调遣,其罪二;贻误战机,放跑秦君,其罪三;国君被俘,不拼死营救,其罪四。

罪状宣读完毕之后,庆郑被斩首示众。这一天是十一月二十九日,晋惠公在杀掉庆郑之后才进入都城。



作者:逸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