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过树林面向大海——李江峰的油画风景

 大唐摄绘 2018-01-22

李江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画院专业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心扉——爱琴海

200cm×14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穿过树林面向大海

——李江峰的油画风景

文丨徐虹

李江峰的油画风景有“看”的意味,这种看是嵌入其中的看,是不被打搅和沉静而若有所思的看。这并不意味所有的风景画都是如此的看,尽管风景画是让人“看”的。这里的“看”是“看·见”,意味着“见灵见性”。“看”的同时有所“悟”。“悟”是个体经验和心灵活动的记录,由看导引和触动,上升为精神,反过来又指导行为。李江峰风景油画中的主要题材大都与树木相关,有茂密深邃的灌木林,有疏朗有致的树林,也有拔地参天的巨木。这些树木的母土则是延伸的草坡和盛开的鲜花。这些景物的组织方式与画家的观看点有关,如俯视全景式,是在较高的位置观赏开阔的场景,地平线高高地漂浮在远方。这种构图和视点能容纳性质不同的物象,其中有建筑,也有植物群落。这样的空间处理可以让画家较完整地处理近景的树木、花草等,可以让观众更有现场感,同时远景不仅仅是作为“背景”,更是一种形式,一种肌理或者色域,有自己的含义和表情。

化象成境-松

2013年作

200*600cm

这样的全景式处理,显出画家得心应手的平衡感。她对空间层次的处理具有双重特性,既不是透视的层层推远,如写实绘画;也不是平面分割,如现代主义形式,而是企图在两者之间架构起一道桥梁。在近景和远景的对比之中,将整块的“近景”和“中景”之间作互相渗透的空间结构。这使得物与物之间结合紧密,层次丰富,具有“看不透”的密度,显示空间与物体的对比与衔接。而远处的海洋、天空、大地却概括而简洁,整体而神秘。全景式的观看是体会一种宽广而高旷的气氛,它感染人的心境并给人某种精神启示。它可以是清逸的,也可以是沉思的,可以是昂扬的,也可以是惆怅的……这是一种开放的观看方式,画家仿佛全身心的投入其间,将她不断变迁的激情和视觉感受传递给观众。

她的另一些风景画,也具有类似的对比手法。比如仰头观看茂密如盖的松杉树冠,枝杈之间天空点点透光如星空闪烁。而在近处,低矮的灌木丛,匍匐于地的草丛……仰视和俯视组织在同一作品中,这种构图似乎提供自由观看的便利,让人们在时间流中自由穿越。画家的思绪随着视线在穿越,带着触摸的肌理和温度,带着思想和感情。

化象成境-松之梦之一

2013年作

100*200cm

画面上的光是提升视线穿越万物的使者,带领观众观看以及联想。威尼斯画派将天堂的光照射到了人世间,伦勃朗用神圣的光照亮有缺陷的普通人,印象派画家让自然的光进入了普通生活。李江峰的树林里有光,光穿过树林反射到我们的眼睛,视线触碰深色的树干,投向暗色投影间的光影流动,看到了光斑在树丛间的跳跃,看到树林缝隙空留的亮色……这些光表现出一种两可的性质,这就是自然而然照耀万物的光,带给人温暖和生机,给树林和花儿抹上亮色,观众会感觉到风景的生动性和变化感。同时,画里的光有一种设计,带着画家希望观众或者自己要到达的意义之地。这是连接上苍和微弱生命的丝带,它引领的不仅是生命的瞬间绽放,也是人的灵性苏醒和人对世界及自身的领悟—光线在李江峰的树木风景画中的出现,既是为了某种画面效果和形式,更有特殊的精神内涵及意义的追求。

她带我们穿越树林,行动的意愿也就是意志的自由支配能力。这行动指向目标,从当下指向远方。我们看到画家穿过树林后的行动,她走向大海。

化象成境-松之梦之二

2014年作

100*200cm

李江峰笔下的大海不像库尔贝那样的风起云涌,也不像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充满宗教的意味,更不像印象派画家沉浸于光色变幻。李江峰的大海如她的树林一样沉静、含蓄和深奥。一般来看,日常的大海就是有平静表层的深广无垠,表层一望无际的简洁,就如幽深处的丰富多变一样不可思议。她尝试画出大海的这种特性,观看者似乎站在空中,大海从脚下延展,一直到弥漫雾气的天际。虽然画面被海平线分割成天和海,但是她处理大块海平面,也是由中景和前景的海洋组合而成的空间景色。比起大地和树丛,海洋景象更单纯也更丰富,更壮阔也更含蓄,对画家的考验也更严格。这不仅因为单纯不等于单调,越单纯的画面越难以表现其丰富性,丰富性和单纯性之间存在着张力;而且因为丰富也不只是“繁多”,而是“少”中之“多”。意味着用最简洁的形式语言表现深刻的感情世界和精神活动。只有如此才可能满足观画者心灵和情感的渴望。

化象成境-雪松

2013年作

200*200cm

面对大海的李江峰既是以一位探险者和思考者的姿态,对海的永无休止和淼无涯际进行探究和思索,同时她也作为艺术家,将海所包涵的深邃幽冥转化为一种可感知的情感形式。而更为人期待的是,她作为个体与海的对话,和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与海的对峙之间的角色变化。作为个体,她的体验和被触动可以从有灰度的浅蓝色调显示出来,画面上的海是宽容和友好的,微微起伏的表层就如巨人呼吸的胸怀,接纳画家酸甜苦辣的人生,给画家带来沉静和舒缓。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她还要表现人类与海洋共处的普遍境遇,比如生命的源头,比如人对海的污染,比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等。这些是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的忧虑,不仅搅动世人的现世生存也困扰他们永恒的期待,而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感情认识活动,使画家笔下的大海,有更深一层的复杂内涵,就如画家心中感情的波动。这种不是大起大落的情感节奏,往往表现人在静默中的思考,在回忆中的看见,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生命的感应。李江峰的风景表现了人的精神穿越;她的大海表现了沉静悠远的境界。是动中之宁静,静中之涌动,互为动静,恒久与一瞬,都涵泳其间。

《沉·境》之二

2014年作

60*60cm

《沉·境》之三

2014年作

60*60cm

《沉·境》之四

2014年作

60*60cm

《沉·境》之五

2014年作

60*60cm

《沉·境》之六

2014年作

60*60cm

化象成境—松之三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松之三(局部1)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松之三(局部2)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松之八

2013年作

200*600cm

化象成境-松之八(局部3)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松之九

2013年作

化象成境-松之九(局部1)

2013年作

化象成境-松之九(局部2)

2013年作

化象成境-松之九(局部3)

2013年作

化象成境-蓝海

2013年作

200*600cm

化象成境-蓝海(局部1)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蓝海(局部2)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蓝海(局部3)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风动

2013年作

200*200cm

化象成境-塞外

2013年作

200*200cm

美丽的记忆之一

2013年作

80*100cm

美丽的记忆之二

2013年作

80*100cm

蓝色的海洋

2013年作

100*8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