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你多少钱,你愿意失去听觉、视觉和发际线?

 肖毅冥海 2018-01-22

去年年中,Asapscience公布了一个名为《现在你的耳朵有几岁?》的听力测试,通过播放不同频率的声音来测试耳朵的年龄。



23岁的我测出来自己的耳朵年龄已经40+,一时有些崩溃,感叹“工作让我耳聋”。同事小D在旁边幽幽地补了一句:

 

如果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耳聋我也愿意。

 

我噎在那儿接不上话。倒不是因为其他,因为这份工作,我真的好像从来没喜欢过。

 

你呢?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李雨璇。





为什么我做着不喜欢的工作

却依然拼死拼活?


“毕业工作”这回事,是我们的世俗铁则,位列“人生进度3大因果关系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出生吃奶”和“死亡入棺”。

 

我们会矫情地感叹“毕业即分手”,却从来不会质疑为什么“毕业即工作”。恋爱可以分手,结婚可以离异,性别可以做手术,唯独毕业后不可以不工作。



《芳华》里,也有体现——大大咧咧的郝淑雯对着因为被刘峰强抱而大哭的林丁丁发问:

 

“医生可以抱,干事可以抱,为什么刘峰不能抱?”

 

林丁丁的回答是:

 

“谁让他是活雷锋!”

 

那个年代的“活雷锋”,基本等同于神。而面对高大全的人,或者太过重要的事物,我们往往会因为TA的紧急和重大而忘却额外的选项,无暇他顾。

 

在“毕业即工作”这件事上,我们也因为一样的逻辑,陷入不自知的自动放弃:工作意味着粮票,而粮票意味着生活,而生活,就等同于生命。工作,是为了活命。


在分不清轻重的时候掂量人生、在看不到利弊的时候给出取舍这样的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做。在工作的选择上,当然也逃不过。

 

主动或者被动选择不喜欢的工作,这形形色色的理由里,很容易看到你我——

 

  • 为了高薪

 

英国读研的发小王博,回国后放弃喜欢的文学专业,去某东方教雅思。


曾经在王尔德和劳伦斯作品上花费的狂热,现在用来琢磨各种答题套路和写作模板。



他当然不甘心。

 

但读研期间省吃俭用得了胃病的他,不想让未降生的孩子也遭遇那种收入配不上才华的境遇。

 

  • 为了留在父母身边

 

计算机专业学霸的小李,本科期间收割BAT实习经历,临毕业拿到网易offer,眼看着要过上吃有机食堂的幸福生活。


但他拒绝了,回老家一头闷进一个事业单位的技术科室。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关机重启试试”。


偶尔陪爸妈逛无限循环《小苹果》的县城商场时,他会在播放科技新闻的电视专柜站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 为了户口


如今三十岁的小张,名校毕业,当了村官。不是热血难凉,而是户口难拿。


与爱人两地相望,小女儿刚出生一个月就被爷爷奶奶接走,一家三口分居三地。每天应酬各种投资商、市领导饭局,依然为了学区房首付而发愁。

 

某个喝醉的深夜,她不是没有想过,为什么当初选择了这份工作?

 

……

 

这些故事的主角,是不是很熟悉?又或者,根本就是你本人。


我终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

却发现工作的世界永远没有随心所欲


当你为了各种理由放弃了自己的热爱,看着毕业后顺利进入所学行业、做着自己梦寐已求的工作的同学艳羡时,或许他们也在经历着从满心欢喜到怀疑人生的职业期待抛物线。

 

@小米

“我终于做了记者,却发不出声音”

 

朋友从新闻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某二线城市电视台做记者,负责道德公益类栏目,阅尽了人间活剧和世态冷暖。

 

五年时间,那个执着相信着自己会成为“无冕之王”、见到采访对象会倾囊相助的热血青年,也不知不觉中感到疲惫。



大众习惯性把记者神圣化,他们的眼中我必须无所不能,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事儿你们电视台管不管?


他的脸上露出自嘲又无奈的笑,“真相都是残酷的,不公也是必然的,写稿时既要和上边斗智斗勇把握好分寸,也要照顾采访对象的情绪,还要想写出来的东西符不符合公众的期待。”

 

最初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现在开始觉得“我在是一个记者之前,首先也是一个普通人。”

 

@黑白格

“我以为自己会是下一个大师,结果只是又一个工人”


建筑系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职于一家设计院。

 

一开始天真的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设计师,在无数次将自己的底线放低后,终于放弃了与审美为零的甲方的斗争,接受了自己只是一个设计工人的残酷事实。

 

于是熬夜看专业书翻作品集开始变成了熬夜画图帮甲方偷面积。最终拍定方案的瞬间微笑握手,绝口不提却又各自心怀鬼胎。



@满满

“我想写什么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怀着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憧憬找了一份新媒体的工作。

 

进去之后才发现公司提供给你足以在距离CBD一站地的地段租一个单间的薪水,并不是为了让你去实现你的半吊子文字工作者梦想——“你想写什么”与“读者想看的”相比起来不值一提。

 

于是那些从前睡前必读的文学经典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研读中外热点、为了一个阅读量可能破十万的标题而冥思苦想。

 

“尊重每一个职业”?不存在的。

 

……

 

如此惨案,不胜枚举。

 

你不知道的是,当你羡慕的这位同学合上了明天要见的客户的上至兴趣爱好下至儿女星座的必读资料之后,点开“生发效果好的洗发水”种草推荐的页面。

 

他忽然想到大学的时候那个最喜欢的教授在专业课上慷慨激昂、而自己心驰神往的瞬间,这个时候他却忽然羡慕起那个毕业就转行的你——

 

工作不喜欢又如何呢?至少你不用每天骑ofo上班了。


赚的不多,干得不顺

为什么还在继续坚持?

 

现在我的这位记者朋友依然在政治正确和自我怀疑之间反复拉扯,我很好奇:赚的不算多,又要忍受来自社会舆论和上级领导的压力,为什么还在坚持?



他忽然问我,你愿意辞掉工作转行去做别的吗?赚的很多但不太喜欢的工作?我想了一下,坦白说,我不愿意。


他说:“我采访过一个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小伙子,刚满二十岁,父母早逝,和奶奶相依为命。病情得到控制后,他必须每三个月输一次血,输血的价格很高昂,他只能在这三个月中拼命赚够输血的钱,如果不输,等待他的结果就是注定的。如果是我,我可能早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了,但是整个采访过程中他的神情都很淡定,就好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他说如果哪次真的没有赚够续命钱,就把器官捐献出去。那语气轻松得让人以为他是要出去度假。“

 

很多采访对象的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可是他们充满对于生存的期待,这种普通人对于生命的坚韧和勇气,让他觉得,他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看见,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活着是不费力气的。



还有上面提到的那位每天与甲方斗智斗勇的朋友,有时候翻起自己曾经的偶像安藤忠雄的设计作品集,依然能够想起刚入行时的热情。


安藤忠雄在自己的屋子里做了一个极小的院子,房屋的感觉一下改变了,对于四时变幻的感觉一下变得清晰而细致。夏天里可以坐在房间里听落雨,冬天下雪,也会落在院子里。


这种设计让他理解,建筑之所以伟大,正在于能将自己的美学原则与实用性结合起来。



这些都是职场人的选择。有的人接受设想和现实的落差,365天重复着“累觉不爱”的工作;有的人在磨合中“移情别恋”,竟也爱上了当下的职业。

 

也有人不肯轻易就范,不喜欢的工作不好换,喜欢的工作不挣钱?那我就用8小时的痛不欲生,去养着8小时外的妙趣横生。就像日本一个50多岁的宅男大叔中村开己,因为不喜欢上班,就窝在屋子里折纸,用卖纸玩具的钱,还清了房贷……


源自“一条视频”


《碰巧的杰作》里说:

 

最优秀的业余爱好者具有专业人士的技巧,而真正的专业人士内心深处则保持着业余爱好这的精神,不会滥用悲观与反讽,沉浸在某些圈内所谓的深沉中。

 

我们在采访ESC高级售前顾问的时候,对于这一点他也深有感触。尽管很多人并不了解他的工作内容,但是并不妨碍这份工作带给他成就感:



这世上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称心如意的“合适”工作,就像爱情,也像鞋子。


我们能做的,是在和自己职业的磨合中,获取个人价值的实现,换得生活之外的踏实,拿一份心安在手里,空虚的时候就攥紧,不堪重负的时候就松松手。


在长长的岁月里,总算是对难凉热血的慰藉,或者是给错位理想的找补。


为了喜欢的工作,我愿意付出_____?





LinkedIn领英推出「工作体验」专栏,汇集职场人分享真实公司评价。


你的公司生活是怎样的?有什么得意的事情要拿出来晒晒?或者对你的公司有什么槽要悄悄吐(可以匿名哦)?都来告诉领英吧!撰写500字以上的工作经历,采纳即可获得1年LinkedIn领英高级帐户。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李雨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