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仁三:牙痛方

 乐山有大佛 2018-01-22




组成 :

升麻10克,石膏30克,白芷9克,

细辛6克,竹叶9克,炒碎补18克,

炒花椒5克,甘草3克,制川乌10克。


功能: 清胃泻火,温肾散寒止痛。

主治: 牙痛。

用法 :水煎服,先煎川乌半小时,后下诸药煮10分钟取汁,1日3次饮服。


方解:

齿为骨之余,乃肾所主,齿眼属胃,阳明经脉循之,阳明乃多气多血之腑,病多实热,或多向实热转化;少阴为多寒多虚之脏,病多虚寒,或多向虚寒转化。牙与龈血肉相连,互相影响,从而构成了牙痛病的特异性和复杂性,临床表现以痛为主,其病机则多寒热搏结为患,牙痛方即基于此理,选其适当药物,择其有效组合,达其最佳效果。


几经验证,而成是方。方中药分两类:石膏、竹叶、升麻、甘草属寒凉清解之品,直入于胃,石膏辛寒最泻阳明实火,竹叶清热除烦助石膏凉散之力,升麻辛凉最解阳明热毒,甘草清热解毒助升麻透达之功。制川乌、炒碎补、炒花椒、细辛、白芷属辛温散达之类,并均以止痛见长,除白芷外皆直入肾经。川乌辛散止痛之力最强;碎补性降,补肾而收浮阳尤治齿痛;花椒辛热杀虫亦除齿痛;细辛、白芷均系辛温通达祛风止痛之品,而细辛入肾助乌头之力,白芷入胃有消肿之功。两类药物,寒热并用,共奏肤功。


辨证要点:牙痛,无论新久,无论寒热,无论虚实,均可加减应用。


加减运用

凡痛剧者加羌活5-9克;肿甚加刺蒺藜12-30克;便秘加大黄3-9克;热甚者加石膏至60-100克;风甚加防风12克;湿甚加苡仁30克;小便短少加滑石18-30克;寒甚加麻黄3-9克;阴虚加石斛30克、麦冬18克;肾虚加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牛膝30克;血虚加当归10克、川芍10克。


方歌

牙痛升麻生石膏,碎补竹草辛芷椒;

川乌先煎温肾寒,胃肾两治牙痛消。


按语:本方乃方氏经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对牙痛的冶疗方药精选配伍而成,曾作100例临床疗效统计,总有效率为97%。


典型病例:

张某,男,52岁,工人,1982年1月9日初诊。

患者既有龋齿,就诊前1天下午左侧牙痛,难以进食,次晨疼痛加剧,伴左下龈肿,头昏,口干但不欲饮,神疲腰痛,无寒热,二便自如,脉沉细数,舌红苔白厚。诊为肾虚火炎牙痛,拟牙痛方加羌活10克、蒺藜30克、生地30克、怀牛膝30克。服1剂后龈肿大减,齿疼俏除,全身症状减轻,续服1剂病愈。后以六味地黄丸巩固。


·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