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国,不可不识的“岁寒三友”。熬过去就是春天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8-01-22

三友论画轴  仇英

狗年来得晚,大寒已过,大家还勤恳工作在岗位上。一听到「大寒」,心下颤抖,想着算是走到了寒之极限,所有植物都凋敝了、沉睡了,街上看着光秃秃一片,越发凄凉了。

只有诗人雪莱懂得往反面想一想,「冬来了,春还会远吗」,大寒已过,春确实很近很近了。而看似凋敝的植物枝干,你怎知道,私底下没有在酝酿发新芽呢?

是时候来跟大家聊聊「岁寒三友」了,大寒中还坚挺的植物,少不了它们。岁寒三在中国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第一位的,甚至还影响了日本,这是为什么呢?从何而起呢?

岁寒三友

最近做答题,有朋友老错,「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它们是松、竹、梅的合称,因为耐得住寒冷,经冬不败而被称为「岁寒三友」,称号最早出自明朝的一首《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它们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代表的不是植物,而是一种文化象征。这种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人骚客,甚至影响了平安时期的日本,并在日本落地生根,也成为日式文化的一种,如今我们去吃日料,经常能看到松竹梅为意象的摆盘。

说到岁寒三友,不得不说北宋文豪苏轼,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他被贬至黄冈,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

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日子清苦。他便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经济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取名为「雪堂」。又嫌环境太过素净了,便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以示饰点缀。

一日,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见居所冷清萧瑟,便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

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哈哈大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的确,只要你心胸通达,清风呜咽和泉水淙淙,也是两曲优美的音乐;常青的松柏、不弯的竹子和傲雪的梅花,都是相伴严冬的老友。

三友图卷 【明】 文徵明

松,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虚怀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洁,傲雪迎霜。它们生于逆境,在岁寒中共荣,因此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拥有崇高的文学地位。

岁寒三友图 【南宋】赵孟坚 

/松/

《史记》有云:「松为百木之长,而守门闾。」

自周朝以来,松树就成为皇家园林御用树木,甚至作为皇陵的最高等级植树,在我国有着其他树种难以企及的地位。

早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就命治下以松作为行道树:「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松树也是宫殿庙堂的神树。

唐代武则天曾诏令以松「树阙门闾」,命以松柏的气质烘托庭院的庄严肃穆。据记载,当时洛阳许多寺庙都是以松柏造园:「竹松兰芝,垂列阶墀」、「庭列修筑,檐拂高松」。

松树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树木了。据统计,仅在《唐诗三百首》中就被提到了25次。

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出现在诗词歌赋中,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一种淡泊清高、崇高坚毅的形象。

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短短几句,一个恬静淡泊的世外桃源,便跃然纸上。

而除了淡泊清高的立于山峰的松树,还有一种「涧底松」,白居易在《涧底松》里提到: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西晋诗人左思的一首《咏史》也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讲的是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谷底的松树,因为生长环境狭小,无法得到充足光照,就连山上的野草也能把它的阳光遮住。涧底松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既是作者对旧时门阀制度的批判,也是对寒门才子怀才不遇的惋惜。

松树作为一个淡泊致远的形象,出现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在书画史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这幅元朝倪瓒晚年作品《幽涧寒松图》,风格简淡超逸,平远画溪涧幽谷,山石依次渐远,二株松树挺立于杳无人迹的涧底寒泉,意境荒寒,超然出尘。

山石墨色清淡,笔法秀峭,

渴笔侧锋作折带皴,

干净利落而富于变化。

松树取萧疏之态,笔力劲拔。

这是倪瓒临别前为友人周逊学所作,倪瓒一生不仕,清高持节。虽为赠别,更是劝友人不要出仕,一同归隐。

人们也把松作为长寿的图腾。《山海经》曰:大荒之中有方山,上有青松,名曰拒格之松,日月所出入。《嵩嵩山记》曰:嵩岳有大松,或百岁千岁,其精变为青牛或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

松树枝干遒劲,树皮如龙鳞般有规则的开裂,盘虬卧龙四季常青,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自然以为,这老态龙钟的树木已有百岁之长,却依旧保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对它生出敬畏之情。

林语堂在《论树与石》中写道:「松树比其他的树木更能表现出清高的性格……犹如一个态度悠逸的退隐的学士,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拿着一根竹杖在山中小道上走着,而被人们视为最崇高的理想那样。」

确实,一片松林,不若一棵松树来的震撼。松涛阵阵也比不过在绝境中挣扎而出的「崖上松」令人心动。

松树就该这般孤傲。

黄山的迎客松,可谓绝境中的奇迹。小时候芍药的床头上就画着这幅画。

/竹/

自上古时期始,松竹便是绝配。《诗经?小雅?斯干》有诗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意思是:这些树木错落有致地生长在幽幽南山上,刚长出的新竹、茂盛的松树,就像一对兄弟,亲密相处没有互相干扰。

中国以竹喻人的传统由来已久。《诗经·卫风·淇奥》说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的确,竹似君子,君子爱竹。魏晋之际,嵇康、阮籍等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饮酒纵歌,世谓竹林七贤。

真正意义上的咏竹文学也是自南北朝始,到了唐宋更是数不胜数。

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写竹之清幽;

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赞竹之秀丽;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道竹之坚韧;

苏东坡更干脆,直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爱画竹,北宋后期的文同更是爱竹成痴的典型。

他为了画好竹子,不畏寒暑,无论秋冬,也常年出没于竹林间,冒着狂风骤雨,也要观察竹子的变化。

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成语胸有成竹也是出自于此。

文同 墨竹

竹子,作为文化载体,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物质资源,竹子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中国对竹资源的利用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最早的诗歌《弹歌》唱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说的是先民伐竹为弓,在莽莽山野奔跑狩猎的景象,短短八个字,一幅欢快而明亮的狩猎图就此跃然纸上。

/梅/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佳树,有朱梅、 胭脂梅。 

西汉末年扬雄作 《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 。」从那以后,梅就开始作为园林树木,用于绿化了 。

冬末初春来到江南,必不能错过梅花。

若是来得早,梅林在寒风中还是一片寂然,只在湿漉漉的树枝头上,有星星点点两三粒花苞。

若是赶巧了,还没走到便是一阵扑鼻暗香,梅花香气幽幽,令人陶醉。放眼看去,一枝梅挽着另一枝梅,连成了一片花海。而那梅花挤在枝头挤挨挨,叽叽喳喳地说着情话。 若是遇上初雪,那更是好运。

在杭州讲梅花,必然绕不开林和靖,也许你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著名诗句。

林和靖是北宋名士,通晓经史百家。他性孤高自好,喜恬淡,隐居于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相传,他在房子前后种梅三百六十株,常驾着一艘小船,到西湖附近的寺庙里去找高僧师友论道。每次有客人来看他,叫门童子便会放飞白鹤,林看见鹤翱翔天空,便知道家里来了客人,然后划着小船归家。

这份闲情雅致,听得芍药美死了。

南宋诗人陆游,酷爱梅花《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代王冕,在九里山植梅千株,其《墨梅》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都在颂扬梅花的同时,暗喻了自己敢于同恶劣环境作斗争、不趋炎附势的高尚情操。

王冕 墨梅图

梅花也是中国文人的风骨。

清代末年,文人、画士以曲、欹、疏为美,上行下效,扭曲的嗜好,让种梅人开始用病梅来谋求大价钱。

龚自珍从病态的梅树上,就像是看到了被压抑的官僚体制、封建思想束缚的人才,作下《病梅馆记》。他托梅议政,看起来他是在写「病梅」,却是在苛责专制统治,表达了他对人才解放、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病梅馆记》的后续是,龚自珍走访江南买下三百株病梅,开了梅馆。或许是他在看清官场世事后,选择了别的方式,来获得内心的安宁。

自古以来,深入地赏玩植物,玩到痴傻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赏完了就写诗作画,比拟一下身边的人事,歌颂或贬斥,这是当时的流行文化。与今日组队打农药、换台比着看综艺的我们是一样一样的。

如果说,今天我们生处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岁寒三友流行的时代就是「思索求问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优缺点,也都有善于发问和质疑的先驱。

只是作为国人,当记得岁寒三友,

自严寒中来,满身风雪,

每当你失意失志的时候,

出去走一走,它们都会在角落里告诉你,

低谷之中也别忘了坚守自己的初心,

熬过去就是春天。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