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海造田,斗门的辉煌历史 | 斗门区地情网

 七星岛主 2018-01-22

斗门县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为珠江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从珠江水系图可见,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三大水道流经斗门境内。这里水猛流急,潮起潮落,流沙量大,除了黄杨山和散布的丘陵之外,其余境内62%的平原面积原来都是浅海。据测算,三大水道进入斗门境内年平均径流量为769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为3467万吨。磨刀门水道年平均淤高2至3厘米,年延伸103至110米;虎跳门和鸡啼门水道年平均淤高4厘米,年延伸80至90米。千百年的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形成珠江下游的斗门县泥沙沉积、滩涂辽阔,加上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潮排潮灌,客观上为斗门的围垦造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围海造田成了斗门的一大优势。

 斗门的围垦始于明末清初。据《新会县志》记载,斗门县莲溪镇的大沙、莲花山以南的莲江、红星一带,300多年前就已围垦成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五十七(1718年)年开垦大沙官田一百零二十顷六十亩”、“乾隆四年至嘉庆四年,奉行补升起征斥卤税,……大沙官田下则(下等土地)税一百零四顷十亩,征银三百二十六两。”说明当时不仅有围垦面积,而且有征税记录。

 1872、1879和1920年的《香山县志》,对斗门县的西安(莲溪)、上横、白蕉、六乡、乾务等地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均有记载。清初时期,黄梁都仅有村庄17个,到了清中已增至67个。光绪年间,官绅相互勾结争滩夺埠,促使斗门境内的围垦速度加快,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村庄也很快增至193个。清代中、末叶,县境北至中部的江河和陆地已基本定型。民国期间以及建国后的围垦工程,主要向白蕉天生河以南的灯笼沙、桅夹沙和坭湾以南沿着磨刀门西侧、鸡啼门水道两岸以及虎跳门东侧的广阔海滩发展。从1955年起至1990年的35年期间,斗门的围垦总面积达31.65万亩(年平均围垦达9000亩)。投产利用净面积22.8万亩,总投资42210.81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8493.4万元,省政府无偿投入3221.12万元,有偿投资496.2万元。1992年至2000年,斗门没有新的围垦记录,滩涂资源的利用基本上告一段落。

 翻开斗门的历史,斗门的围垦曾呈现“两慢两快”现象:唐、宋、元时期,斗门县的滩涂沉积、淤高、成陆速度缓慢,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中、末期)速度加快;民国时期进展缓慢,建国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进展最快。也就是说,斗门围垦始于明末清初、盛于清代中末叶、继于民国、大展鸿图于建国后。

 清中末期围垦发展快,主要原因是清皇朝对中国的统治已相对稳定,经济已逐步复苏,当地官僚和豪绅都看到滩涂围垦有利可图,纷纷用尽各种手段“抢滩霸地”,而清朝的统治者也把滩涂作为赏赐给有功大臣的礼物,去刺激他们为朝廷效劳。如白蕉镇的新环、灯笼沙一带的沙田,便是清皇帝准许荔山乡清末官僚黄槐森围垦成田的。而民国时期围垦进程比不上清代中末叶,是因为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连年战争不断,经济萧条,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斗门县滩涂围垦的发展。1949年11月斗门全境解放后,党和政府充分利用斗门独特的滩涂资源优势,加大力度狠抓围垦工作。

 建国后斗门最早的围垦工程于1955年从平沙开始,首期围垦面积达44160亩。(至1990年止,平沙先后进行了6期围垦工程,合计10.22万亩。) 1958年8月,中山、珠海两县联合成立中珠白藤堵海防咸工程指挥部,共组织10000名青壮年民工,3894艘农船,全面拉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白藤堵海防咸工程战役。1959年,朱德委员长在广东省省长陈郁陪同下视察了白藤堵海防咸工程,给民工们带来极大的鼓舞,同年12月,东西两堤全长5725米的白藤大堤全面合拢,1961年5月全面完工,从此,斗门地区和珠海县13.63万亩农田因大堤截咸而获益。但是,由于大跃进年代修筑的白藤大堤并无经过专家科学论证,缺乏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因而形成筑堤截流后大堤内外泥沙淤积,内湖滩涂快速增高,迫使原流经白藤的泥湾门水道的来水全部改由鸡啼门出海,延长了16公里的流程。不仅减弱了农田的自然排灌能力,还扩大了堤内农田的涝积范围。为彻底消除白藤堵海的遗留问题,1971年2月,斗门县人民政府成立白藤湖治理工程指挥部,对白藤湖进行综合治理,破堤建闸与湖内围垦同时进行。1974年9月,担负着92.8平方公里灌溉任务、全长151米的大型浮运大闸──白藤大闸正式建成。1975年3月,3万多亩的白藤湖围垦工程全面完工,之后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和旅游城,为游客创造了“住水边、吃水鲜、玩水面”的优美环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斗门县的滩涂围垦进入了辉煌的历史发展时期,除白蕉八围由白蕉镇人民政府组织围垦之外,以斗门县围垦总公司为投资主体的围垦工作从1982年至1992年10年期间,先后投资29442万元,完成了鹤州北、雷蛛、南虎、五山等垦区的围垦共6.2万亩,创下斗门县机械围垦工程新的纪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