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守仁 坚守自己心路和芳草洲的那位明朝先生

 大成t1gnmm9n48 2018-01-23

对于王阳明,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被人讨论和分析起来。其实,我对先生的印象,最初源于多年前一位越州长辈和一位旅居日本的大学老师的交谈。

那时候,长辈说,其实我们绍兴,乃至中国,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人,他在整个中国的哲学体系和儒家文化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当时那位日本华人,诚挚地点了下头。说到:不错,日本人对王阳明推崇备至,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王阳明心学,才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和经济蓬勃发展。

关于王阳明的故事,相信因为近几年的再次翻热,许多人已经不太陌生了。我在这里也不再多加赘述。

对于我来说,我对阳明先生的佩服。可分为三阕。

因为创作小说的关系,我经常会翻阅大量史实和资料。今年初夏曾细写过《狼毫小笔》中的一场开篇战役。当时翻查资料后,因为文臣带兵这个题眼。也做了一些自己的研究。古往今来,文臣带兵,其实我特别佩服二人。

一为王阳明,另一则为虞允文。文臣带兵,打的千古之战,仔细推敲和重新推演。不难看出此中的心计,因为这些心计和心战,会比之另外战役更为精彩一些。阳明先生的心理攻关和带兵之瞬变,大多源于他对人心和人性的把握,也是心学的衍生。此雷厉风行,诡异多变的用兵之道,细细分析,步步珠玑,计计攻心。这个我们日后倒是可以单独辟上一集细谈。

王守仁是一位不停在修行路上摸索的斗士。许多人称之为大儒。的确如此。不过,在我眼中,他最难能可贵的是永远在自我修行的路上摸索和追逐那一份光明的执着和韧劲。

他将三教合一,将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很好地经过自己的实践和体悟融合在一起。以我的眼光来看,他是一个集百家所长之人。而能如此,正是因为他那一句知行合一,不空于虚无,直接贯彻至之。这在现实生活中,很是重要,许多人总会在做前思前顾后,三思而行。

但纵观王守仁的一生,他如若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遇到什么想要学习之事,想要追随之人。他总会马上直奔主题,掉头就去学习和讨教。这样纯粹和直接地行,其实值得我们许多人深思和学习。没有扭捏,从不拖泥带水,想学就马上付诸行动,想不通就不停去格物。

这样的行事风格是我很佩服并也奉为时刻鞭策自己的榜样。年轻人,要不停去学习和吸收自己所想学习的知识,踏破铁鞋也要寻根问底。没试过就去做,在行做中,遇到问题再去解决,这些全部都是行的财富。

最后,我是一个以诗词看人的文人。而我对阳明的心境和侧目其实也是源于在写书翻阅资料时看到的他写的关于若耶云门的一首诗。

长啸归来景渐促,山鸟山花吟不足;夜深风雨过溪来,小榻寒灯卧僧屋。

他的一生正如这首诗一般,总在追寻真理与光明,山花与沿途之景总是看耐不够,就如知识总是学不完的。但,先生,为我们点了一盏小灯,供了这一处僧屋小榻,外面风雨再大,我心即我的小天地,芳草洲。只要我们心不动,我便可以与先生一起,寒灯夜读,拥有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