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又一次在考古界扬名了!江西这次发现的神秘遗址是当时号称“江南第一道观”的龙虎山大上清宫,其发现是在2014年6月,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根据房屋建制、出土文物等最终确定其规格级别仅仅低于故宫“太和殿”,是一所“皇家道观”。 在龙虎山距离“张天师”所在的天师府不过区区1公里远的泸溪河北岸,一座传承千百年的江南第一道观因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火烧的一干二净,又因2014年6月当地政府打算在原址重建道观,建筑遗迹得以重见天日。 而到2018年1月,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这块5000多平方米的野外郊地中发现了不少极有考古价值的东西: 目前发现、保护的宋元明清时期遗存就有29处;两期发掘面积逾4500余平方米。至此,大上清宫历经4代的“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格局基本恢复,其建筑遗存最早可以追溯至900多年前的宋徽宗赵佶年间。 大上清宫遗址发掘出土的清代“屋脊蹲兽·斗牛”,证实了它“皇家道观”的地位,按当时宫殿式建制的“五脊六兽”排序,“斗牛”位居5个蹲兽第二位,地位仅次于北京故宫“太和殿”所用的垂脊蹲兽“狻猊”……证实了其建制级别仅仅低于故宫。 百余块皇家金砖证实了当年大上清宫不仅在道家以及民间有着极高地位和威望,也极受历代皇帝的青睐,一直享有极高“政治待遇”。 根据现存古迹《大上清宫全图》,专家推测在下一步发掘考古中,遗迹还将有更多发现。鹰潭市政府表示,遗迹遗址在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将开展第三期考古发掘;同时以其首创的“边考古 边展示”方式,利用修建游步道,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的同时亦达到有效保护作用。 届时,大上清宫的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将被打造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宗教文保精品,从而为“大上清宫遗址公园”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