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篇】扒一扒你不知道的杭州民间曲艺——杭州小热昏

 老人家1948 2018-01-23

科普撒花!

什么是小热昏


  小热昏原为一种以唱新闻、宣传商品广告的说唱,很多艺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这种说唱形式来推销。后来清末民初,杜宝林等民间艺人据其唱调采用隐晦曲折的手法,以'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为避免遭迫害和麻烦,取艺名为'小热昏'。后即以'小热昏'为曲种名,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小热昏,多在露天演唱,形式简单,一副三角架,一张长凳,代表舞台,一人或二人一搭一挡说唱,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一般先敲小锣,招徕观众,接着讲笑话,说新闻,最后唱长篇。

  需要注意的是,小热昏现在江浙苏等多地流传,但其发源地以及保护地仍是杭州。百度上对小热昏的部分描述是缺少根据的,具体以《杭州小热昏》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中的考据判断为准。本文的主要观点整理自《杭州小热昏》,部分内容源自百度词条,版权归以上《杭州小热昏》与百度词条作者所有。若有不妥或更详实的信息,欢迎大家指正!


小热昏的历史

小热昏清末——说朝报

  追溯'小热昏'渊源,据有关资料查证,宋元时期宁波已有'说诨话',这样算来,应有四五百年历史。也有人说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由于受到当时印刷技术的限制,朝报都是石印的,质量比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称为'说朝报'。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

  现在公认的杭州小热昏的开山鼻祖是著名艺人杜宝林。杜宝林1890年出生于杭城,其父开木鱼店,但他却从小喜欢文艺,无意继承父业。大约在1904年后,他曾向浪迹天涯的苏州卖梨膏糖艺人陈长生(艺名马得利)学唱民间小调。后来,杜宝林看到用杭州话“说朝报”卖报形式比较单一,而且生意并无大起色,便在说的基础上加上了“唱”。他运用以前学过的民间小调,结合朝报上刊登的新闻内容,自编自演节目,逐渐发展成“说唱朝报”。由于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幽默风趣,场次俚俗易懂,唱腔是杭州人熟悉的民间小调。这种“说新闻,唱朝报”的新形式自然就受到老百姓喜爱。

加入卖梨膏糖新元素

  当时杭州流传着“大生意开当。小生意卖糖”,街头唱小热昏的卖艺者往往以卖梨膏糖为谋生手段。杜宝林便尝试着将这种说唱兼备、贴近民众的说唱方式移植到卖梨膏糖上。边卖梨膏糖边说唱,不仅时间上更加灵活,艺人的收入也比单卖“朝报”多了不少。从此小热昏与卖梨膏糖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热昏民国初期——走上舞台

杭州盖世界游乐场成立,杜宝林应邀前往演出。为了丰富演出节目和表演技巧,他把杭州隔壁戏中的《萧山人拜门神》等节目移植过来,还吸收了隔壁戏中'学乡谈'(学说各地方言)和'吟叫'(模仿声响、效学百禽鸣叫)的表演技巧,又把自己的说唱形式称为'醒世谈笑',但杭州、上海等地民众仍称其为小热昏。

小热昏不但自身深得观众喜爱,而且影响了姊妹艺术的形成与发展。1927年,杜宝林的学生江笑笑、鲍乐乐也进入上海,演出《水果笑话》等小热昏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许多小热昏中的'卖口'节目逐渐被移植或改编成独脚戏节目,如《清和桥》等。其后在上海滑稽即独脚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滑稽戏也移植改编了《火烧豆腐店》等小热昏节目。

小热昏抗日战争时期

  小热昏艺人激于义愤,往往以地方小曲配以宣传抗日内容的词句在街头演唱。如利用《苏武牧羊》曲调配上'……一二八,东洋兵,冲进闸北来。大炮轰轰开,飞机掼炸弹,杀害老百姓,受苦遭灾难……';又如1940年,日机轰炸宁波,从宁波开往镇海的镇升轮刚离码头,日机用机枪扫射,群众恐慌挤向船侧一边,造成船倾沉没,溺死数十人。宁波城里闻讯,一片哭声。小热昏艺人利用'哭七七'调,编写唱词,描述家人痛悼死难者的悲伤心情,在街头演唱控诉日寇暴行,在场听众都泣不成声。

END

  随着时代发展,杭州话使用人少,娱乐方式多样等诸多原因,小热昏濒临失传……在未来的几期推文里,小C会给大家带来更多小热昏的干货:视频欣赏、知识普及,尽情期待!希望大家和小C一起努力,给小热昏带来更多关注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小C,求赞么么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