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锂电池安全性小记

 行者李敏晗 2018-01-23

因为后面会谈到很多的实验,设计,工艺,检验标准等等,这些都绕不开安全这个题目,索性拿到这里先讲一讲,给后面的话做一个铺垫。

首先说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它是一个产品,用来替代发动机的替代品。那么必须要满足使用性能,这个常常用续航里程,使用寿命相应的也有很多实验来对应。但是使用性能远远不如安全性能来的重要,也就是说,安全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来决定产品是否能适应市场,造福大众。更直白一点说,谁愿意用核能作为汽车动力呢,目前条件下,满足不了啊。那么从小到大,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电芯,以磷酸铁锂材料的电芯考量。电芯的设计上,首先是材料,材料对应着BMS放电的阈值,放到多少电要截止,充到多少电要截止。这个是外特性的一环,通过BMS进行控制的。然后电池本身在结构设计上,会有安全阀,类似于防爆阀一样的东西。就是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打开阀门,释放压力。原理可以参考一下之前说过的电池热失控的部分。电解液,隔膜也都有相应的设计安全空间,主要是体现在温度上。

模组,这里的安全防护,就很多了。首先讲一下两个概念,主动安全防护,被动安全防护。主动安全防护,就是我检测到了异常采取主动措施,在问题还没爆发前,把风险解决到最低。这里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内置灭火器,一个是BMS报警。灭火器是手段,BMS报警是大脑,它根据界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启动灭火器,通过CAN与整车通讯,确定是否断电。被动安全防护,就是系统还没检测到异常,但是异常已经产生了,不明显,或者已经产生异常了,怎么把损失降低。这个概念,我的理解就是隔离,我产生了问题,不能骚扰到其他人。一个电池出了问题,不能影响到其他电池。这个思路引导之下的设计,就是在电芯与电芯支架增加隔热材料,减少热失控造成的影响。模组,这里还要提到一些常用的词,电安全,防腐蚀,导热绝热,机械强度。我们一个一个说。

机械强度:很多设计试把电芯作为受保护对象,根据串并,进行锁紧固定,大部分也还是把电芯固定在盒子里,盒子固定在箱体里面。这里,有一个想法, 电芯如果不能做100%的机械强度结构件,作为50%呢?这样岂不是既能减少辅材用量,又能增加能量密度?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呢。

电安全:通常模组的部件,除了导流部分都要求绝缘过V0级,这里是有必要的。因为有些电池,外壳是带电的。也都能做到。而且部分设计,还会增加绝缘片。

防腐蚀:这里的防腐蚀倒不是简单的,酸,盐腐蚀。这个腐蚀是一个综合考虑的因素,我是这样看的,首先它要防电解液腐蚀,不漏液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谁能知道电芯出厂会不会残留电解液呢。其次,在密闭的电池箱内部,温度,湿度,形成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这里的防腐蚀,就很容易理解了。

导热绝热:好尴尬,意义相反的两个词竟然放到了一起。导热,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有一个很时髦的词汇,叫做热管理,也有一个很时髦的职位叫做热管理工程师,也有一个专业词汇叫CFD仿真。那么这就是导热绝热放到一起的原因,电池包要做到温度均衡,怎么做,那就要导热,要做到被动安全防护,怎么做就是要绝热。当然什么部位导热 ,什么部位绝热,就要认真确定下。

螺栓:这个问题很重要,现在很多设计都是用螺栓固定汇流排,作为模组相互之间的连接。怎么保证螺栓的紧固性,首先是核算好预紧力,其次是作业的时候,要做二次扭紧。再经过振动实验的验证。以前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螺栓退扭,有被紧固件材质较软,有的是因为固定的结合面问题,很复杂的一个东西,简单,然而并不一定就能做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