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18-01-23

文 | 吴雄 刘靖林 图 | 郑林华

“嘉庆年间,董地街上出了个龙二弯刀,他一身正气,惩恶扬善……”从小在纳雍县董地乡生活的龙从志,可谓是“龙二弯刀”的“铁杆粉丝”。

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凭着满腔热情和痴心执着,58岁时开始创作小说《龙二弯刀》,通过20多年的呕心沥血,这部小说在2016年7月正式出版,这一年,龙从志82岁。

“或许是来自感动,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

武侠是一个梦,

或许是对‘龙二弯刀’事迹的感动,

推动我完成了这本小说。”

1

小说《龙二弯刀》的出版,从零散的纸稿到装订成书

1月17日,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来到董地乡龙从志的家,了解其创作《龙二弯刀》的心路历程。

在每天都要陪伴的书桌前,龙从志向我们展示了其20多年来创作的手稿,有学生作业本、信纸、废旧纸壳……甚至是面条包装纸上,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文字。

看着眼前陈旧而厚厚的手稿,龙从志开始回忆他与《龙二弯刀》结缘的点点滴滴。

龙从志说,小时候,因为常听祖辈讲述“龙二弯刀”的传奇故事,耳濡目染下,他成了“龙二弯刀”的忠实粉丝。

初中时,第一次有了记录下这传奇故事的想法,“那时候文字功底不行,不知道如何下笔,只得将这一想法搁浅。”

之后,为了有一天能提笔创作《龙二弯刀》,龙从志农闲时阅读了大量书籍,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传》等。

这些名著都是章回体,为其创作章回体小说《龙二弯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993年,时年58岁的龙从志终于抛开所有顾虑,开始创作《龙二弯刀》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龙二弯刀》手写稿

2

刚开始创作时,没有创作的纸张,龙从志就四处收集,废旧纸壳、废弃纸张等,凡是可以写字的纸张,他都在董地街上寻了个遍。有的乡邻被他的精神打动,有了废旧不用的纸都给他留着。

由于白天要做农活,龙从志不得不选择在夜里创作,那时当地还没有电灯,他只得在光线微弱的煤油灯下将收集到的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反复修改……他整天沉浸在小说的构思中,仿佛着了魔。

坐着想,睡着想,干活也想,满脑子都是小说的构思。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翻找《龙二弯刀》手写稿

“不管白天做农活有多累,只要一提起笔,我就来了精神,有时候反而会觉得心身轻松了许多。”创作《龙二弯刀》已经成为龙从志的一大精神“粮食”。

看见龙从志整夜整夜地冥思苦想,老伴徐全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平日里予以大力支持和照顾,“写书是他一生的心愿,我肯定支持他。只是他年纪大了,生怕熬夜会生病。”

创作中,遇到不会写的字,龙从志就拿起已经翻得烂旧的字典查阅,尽量不写错。而对于标点符号使用这一“拦路虎”,他不得不对照读过的小说来使用。

为了更好地写好小说,龙从志并不满足于在书斋里构思。他多方请教熟悉“龙二弯刀”故事的人,力求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同时,他还走遍了“龙二弯刀”活动过的地方,拾取龙二弯刀留下的痕迹,考察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丰富小说内涵。

自己收集的小说素材写完了,龙从志就四处采集,为方便收集素材和节省开支,他利用赶场天摆摊给人理发,“给人理发除了赚点纸笔费,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和很多人聊天,为小说收集素材。”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龙二弯刀》手写稿

3

经过20多年的创作,《龙二弯刀》于2015年10月基本创作完毕,共计四十二回,2016年7月,《龙二弯刀》终于正式出版

“我以为在我的有生之年都写不完,更不敢想象它会出版。”今年三月将满84岁的龙从志捧着《龙二弯刀》,仍激动不已。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或许是来自感动,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武侠是一个梦,或许是对‘龙二弯刀’事迹的感动,推动我完成了这本小说。”在《龙二弯刀》序言中,龙从志这样描述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谈及以后的打算,龙从志满怀信心地说:“我不会停下来,即使写不了长篇小说,也要把《龙二弯刀》再次进行完善,同时写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小故事。”

据介绍,龙从志已计划创作一本具有地方特色的杂记,目前,这本杂记已写了2万多字。不久的将来,这本杂记就会呈现在人们眼前。

58岁创作,82岁出书!毕节一农民作家圆了“武侠梦”

龙从志与老伴合影

转自:看见毕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