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饼的过往与未来

 老刘tdrhg 2018-01-23

月饼的过往与未来

 

枫泾蔡宏伟

 

    较能昭示“泥腿子上岸先洗脚”婚配特色的如《激情燃烧的岁月》、《父母爱情》这类电视剧,总能看到“雅”的女人如何“向上婚配”至“不雅”的男人的“激情”故事。在那些个物资奇缺的年代,我第一次可以独自拥有五枚装的一整筒的月饼,便是拜族中一位“雅”女人所赐。她“下嫁”给了一位“南下”的山东来的“干部”。

    许多年后,我与母亲因为月饼,聊起了这位女长辈。

    “要不是瑞鸣,那辰光你是吃不着这么好的月饼的!”

    “我记得是苏式月饼。”

    “你妹妹一筒全拿去给了外婆。伊长得也像瑞鸣……”

    母亲自然伤感起来。我的妹妹是夭折的,而我的堂姑姑瑞鸣也早早去了那边。

    口味往往见出一个人的性情、天赋。我自小生活在嘉善外公家,受外公影响,欢喜听评弹、吃广式月饼。所以回到本家,老辈人往往用“一点也不像蔡家人”表示遗憾。而我的妹妹,倒挺像蔡家人的。我一直记得,那次我给了她一枚苏式月饼,她小心撕开包装纸,在八仙桌上摊平,瓣成小块,挑出冬瓜条、瓜子仁、核桃仁等细细品味。这情景,居然在20余年后由我女儿重现!

    外公的一位姐姐在49年前后去了上海,照例成了尔后的“阿拉上海宁”。外公每年中秋的广式月饼便由姐姐送来。陪外公吃广月,确切说,替外公吃广月,是那时的我一年中至为温馨的时刻。

一枚“珍贵无比”的莲蓉月饼放在青花瓷盆的中间,外公手持一柄雪亮的据说系一位国军军官送给曾外公的小刀,将月饼切割成均匀的6块扇形块。大舅舅曾经想充老大,将一年中秋的广月切成“井”字形,结果被外公数落得无地自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