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珺觉得自己此前像是在做业务,而现在才是做事业。 文| 铅笔道 记者 吴泽骞 ►导语 在这个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社会充满知识焦虑的时代,职业非学历教育成为了职场人的必需品。但是在大家把培训客户目标放在学生、白领、互联网从业人员等身上时,制造业及公共服务行业的基层员工培训却成了普遍被忽视的一个方向。 “采贝”则以此群体为目标,搭建面向制造业的职业教育平台。团队在提供企业级知识管理SaaS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研发基层员工培训课程,并与标杆企业合作开发行业标准和技能知识图谱。同时以此积累,为在校学生提供最新的职业培训教材。 目前,“采贝”已经服务370多家企业,其中70%规模在千人以上(不含流水线工人),今年营收1800万元。团队当前主要深耕地铁、燃气、机场三个行业,分别已实现66.7%、70%、37%的市场渗透率。公司开发课程500多门,教学内容1万分钟,员工人均每周自主学习超过1小时,企业每年在课程内容上的复购率为70%~80%。 注:熊珺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在深圳人民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待了6年后,熊珺决定自己成立一家培训机构——思创培训。主要面向银行职员提供讲座式的职业教育,主讲人都是各家银行业绩优异、经验丰富的中高层。 2014年左右,已经营公司4年的熊珺感受到了明显的瓶颈。虽然当时公司年营收已经达到3000万元,但是受制于个人资源、政策等限制,营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提升,思创培训亟待改变。 并且对于讲座式的培训模式她也产生了疑问。一是培训效果很难量化,二是授课老师传授的知识缺乏系统性,三是对于职员今后的工作是否有帮助也无从知晓。 此时熊珺有了下一阶段的想法,便是面向基层员工打造标准化的培训体系。使培训真正成为一门课程,而不仅仅是一次分享,让培训的效果更为明显。 但当前团队架构是销售导向而非研发导向,新入职场的90后心理他们也不了解,因此招募合适的人重组团队,成为公司迈向新阶段的第一步。在寻人的过程中,熊珺也逐渐认识了一些互联网的从业人员。不断地交流让身处传统行业的她意识到,原有的业务和产品如果配合移动互联网,可能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经过长时间的人员筹备,新的团队在2016年年初完成组建。COO井石川拥有5年国家部委从业经验,CMO赵蓉琛曾任某管理咨询教育集团副总经理,CTO古若寒来自乐逗游戏,熊珺甚至挖来了香港卫视《香港故事》节目导演何伟杰作为PD。人马齐备,新项目“采贝”开始正式投入运作。 早期“采贝”团队选择的目标群依然是围绕着银行业基层员工职业培训开展工作,希望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化来解决线下培训所不能触达的区域。因此搭建企业级知识管理SaaS服务平台,提供线上课程培训以及业务知识百科成为了团队的首要目标。 但是在测试版本推向客户的过程中,团队发现他们之前重点关注的银行业推进速度极慢。为此团队决定放开目标客群,多尝试不同行业以便找到最合适的客户。
◆ “彩贝”为不同行业和企业打造的学习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机场、燃气、地铁等公共服务行业和制造业愈发引起“采贝”的重视。以地铁为例,平均每公里地铁线需要50~80名运营和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基本技能,站点分散业务繁忙也导致基层员工很难集中进行线下培训。因此需要新的培训方式和工具让员工在边做边学中提升职业技能。 从整个制造业来看,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龄为9.47年,相比日本的12.33年有着近3年的差距。教育年限与学校人才培养方式,都与日益复杂的制造业实际需求有着严重脱节。预计2025年制造业近3000万的人才缺口,让“采贝”发现这个行业职业教育市场存在庞大的蓝海。 去年8月,“采贝”企业级知识管理SaaS正式版上线。其不仅帮助企业构建专属知识库,企业还可用其制作微课、进行内部培训管理、管理岗位晋升考核、形成数据化学习报表、在线组织考试等。 由于帮助企业搭建SaaS必须熟知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信息,与企业管理层和培训部门的交流,也让团队掌握了不同企业培训的逻辑线和重点。 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了“PREFS内容萃取法”。以前做一节微课需要与企业沟通十余次,进行问卷、访谈等,而现在只需与一两名关键技术人员进行一次讨论,就能梳理出每节课的重点和内容,微课制作周期缩短 75%。 课程形式也在单纯的PPT、视频真人讲解等基础上,增添了3D模拟、动画演示、漫画、人机交互等不同的教学方式。“采贝”提供的内容涵盖课件、研究报告、项目文档、学术论文、专利分析等,员工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端设备学习,且配合AI可以实现千企千面、千人千面的内容推介。 但是每家企业都有海量的内容,如果一家一家做成本高速度慢。为此“采贝”对同行业不同企业知识进行相互融合和参考,构建出行业实践知识及技能知识图谱。当行业基础知识梳理出来后,标准的教材也由之产生,反过来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当前最新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以便和企业需求保持同步。 ◆ “采贝”业务运作逻辑示意图 今年以来,团队围绕燃气、地铁、机场三个行业进行深耕,打造行业知识图谱。因为这些行业的业务标准一致,拥有大量的技术岗位,发展迅猛且相互之间的竞争壁垒较低。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本身就有着大量的交流,通识性强。 目前,“采贝”已经服务370多家企业,其中70%规模在千人以上(不含流水线工人),开发课程500多门,教学内容1万分钟。公司也在今年年初完成了138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齐心文具领投。 接下来,团队将完善代理商体系,并将业务拓展至中小型企业,预计明年营收4500万元。 公司现寻求3000万元A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以及公司运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