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定水产养殖高产的,就是这两个因素!

 昵称10744611 2018-01-23


 从事养殖的人,没有不希望高产的。但是,一亩池塘能养多少鱼虾、能取得多少产量,谁说了算?
决定池塘承载能力(或养殖密度)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池塘的供氧能力和氮净化能力,另一个是饲料的氧需要量和氮污染量。


在没有增氧设备的条件下,养殖产量受池塘供氧能力所限制;在氧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养殖产量受氮处理能力的限制。


例如,我们使用含碳50%、蛋白40%、饲料系数1.2的饲料养殖对虾。这种饲料的氧需要量为1000克/公斤,氨氮产量为40克/公斤。


如果你的池塘每亩每天可供氧(包括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扩散和水交换)为20公斤、氨氮处理能力为1000克(包括藻类生长、微生物生长、微生物脱氮和水交换),那么,你的池塘可以承载20公斤饲料。如果你的投饵率为虾体重的2.5%,你的池塘可以承载[20/2.5%=]800公斤/亩的对虾。(此时氨氮排放量为[20X40=]800可克,小于池塘的自净能力,没问题)。

如果你将池塘的供氧能力提高到25公斤氧/天,你可以投入25公斤饲料,每亩可以承载1000公斤对虾。此时氨氮的排放量刚好等于池塘的氮处理能力(25X40=1000)。

   也就是说,池塘的产量由养殖设备(供氧能力)和池塘氮处理能力所决定。如果你的养殖密度相应的投饵量超过了池塘的承载能力,要么耗氧因子积累(缺氧、产毒、病原滋生),要么氨氮积累(氨氮、亚硝酸高或藻类、细菌密度高),最终暴发病害。



END

作者:林文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