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机器人造机器人已经变得不再稀奇,近日,埃斯顿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正式在南京江宁开发区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融入中德两国技术,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同时还被工信部列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 据了解,埃斯顿已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购置180亩土地,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项目建设,项目预计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计划投资5.9亿元,主要为建设机器人产品生产智能化车间1.2万平米、机器人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2万平米、中试车间8000平米。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投产,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能达到9000台/套。 埃斯顿智能工厂分为机器人生产车间和智能制造车间两部分。记者走进机器人生产车间,只见厂房的智能仓储货架上,分门别类堆放着各种物料。每天,随着生产计划下达,货架会自动找出生产所需的零部件。生产线上的各种六轴机器人会“聪明”地按照大脑中的图纸快速组装机器人产品。 一条小型机器人总装线,采用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的生产模式,3名工人的单班(工作8小时)产能就能达到6000台/年,相比传统生产工艺,工时减少82%,效率提升5.5倍。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总经理吴波表示,新工厂是中德混合“基因”,既吸收了埃斯顿的机器人“本体”和总装技术,也引入了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的规划能力,它既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最高的机器人本体生产智能工厂,也具备德国工业4.0技术支撑。 吴波还表示,未来,埃斯顿将为客户提供快速的本地化服务和技术支持,以及全站式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让客户的制造水平产生颠覆性改变,从而在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大幅提升。 当日参加生产线启动仪式的专家表示,埃斯顿智能工厂实现了机器人本体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将机器人自主产品成功应用到生产线中。自主机器人产品应用在50台套以上,实现了在装配、搬运、检测等工艺环节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使用MES系统、WMS系统、云数据、PCS系统、PMS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机器人本体生产的智能化,保证机器人产品的品质和过程监控,使国产机器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埃斯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控制器、交流伺服、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生产的各类核心部件产品广泛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市场占有率在国产品牌中均位居前列。吴波表示,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产品在焊接、码垛、上下料、折弯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部分产品如折弯机器人及其工作单元的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