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开播就冲上8分,今年第一部必追国剧来了

 wangmeggie 2018-01-23




说起犯罪剧,肯定绕不开它——

 

颠覆网剧质量的《余罪》。

 

导演张睿用这部剧让我们明白,原来网剧一狠起来,甚至比电视剧还要精彩好看。

 

尤其是对卧底警察的刻画,不再是一张正气十足的正派脸,虽然痞,却很真。

 

看腻了故弄玄虚的炫技,真实才是硬道理。

 

就像最近这部新剧,一开播就是8分,而且还在涨。

 

它让十点君看到了《余罪》的影子,甚至可能更优。

 

《莫斯科行动》

 

第一个关键字,稳。

 

导演,请来了执导《余罪》的张睿。

 

配角,也是《余罪》里的一票熟面孔,再加上一众老戏骨的加盟,各个演得鲜活。

 

最关键的还有男主,也靠谱,夏雨。

 

主演《余罪》的国民老公张一山,就被从小调侃到大是“小夏雨”。

 

而这次,夏雨就像《余罪》延续下来的“老一山”。

 

就连导演张睿,一开始也差点认不清:

 

我在刚开始拍《莫斯科行动》的时候,我也有点恍惚,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他们俩完全不一样。

 

不过,张睿会请来夏雨做主演,可不是因为他像张一山,而是两个字,合适:

 

四十岁左右,既会演戏又很有质感,我们很快就想到了夏雨,跟一山没有关系。

 

确实,夏雨的演技我们有目共睹。

 

不仅是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

 

他在《寻龙诀》里,就把金爷那市侩和狡猾的性格演入骨髓,浑身是戏,毫无破绽。

 

氛围拿捏得准,演员不掉链子,一部犯罪剧的根就算是站稳了。

 

更稳的,还有题材。

 

根据轰动国际的中俄列车大劫案改编。

 

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才刚刚成立。

 

那时的俄罗斯,物资特别匮乏,几乎什么都缺。

 

很多中国人看准了商机,扛着货品就到了莫斯科。


投机倒把,迅速致富。

 

这不,火车才刚停稳,就有一群俄罗斯人围上来抢购,商品都不用搬到市场,在车站就能卖光。

 

连一片尿布都能卖出高价,更别说昂贵的衣服饰品。

 

扛来一袋货,扛走一袋钱。

 

然而,从中国到莫斯科只有这一班绿皮火车。

 

一周一趟,整整七天的行程,满车厢的钱和货。


简直就是一块移动的大肥肉,油水四溢。

 

1993年5月,历史上真实的惨案发生了。

 

果然有犯罪团伙盯上了这趟火车,他们趁着中国警察交接的空档,洗劫这趟国际列车。

 

抢钱、抢货、殴打、伤人,甚至强暴妇女。

 

更离奇的是,这辆列车竟然一共被四个犯罪团伙抢劫,而且全是中国罪犯。

 

没听错,是中国人抢中国人。

 

这伙人刚抢完,下一伙人就马上接着抢,每个车厢挨个洗劫,翻箱倒柜,连藏在袜子里的钱也不放过。

 

残忍的犯罪行径在当时轰动国际,中国也决定派出专案组,到莫斯科全力破案。

 

这就是“莫斯科行动”。

 

在剧里,夏雨饰演的就是专案组组长陈尔力。

 

这剧也不啰嗦,直接亮出四个犯罪团伙的主犯。

 

等等……难道这就破案了?

 

不,敢亮出来,才够狠。

 

比起警察单调的调查办案,先摊出真凶,警匪之间的过招就更考验导演功力,一查一躲、一抓一藏,是双方分秒必争的对弈。

 

胜负就在分毫之间,一刻都不能松懈。

 

更过瘾,也更带劲。

 

同时也就说明,这些主犯,确实不好抓。

 

这就是第二个关键字,难。

 

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大案,还难在哪?

 

难在俄罗斯的法律规定,要想给凶手定罪,就得被害人当面指认。

 

还真没听错,必须当着凶手的面指认他。

 

简直白送给了凶手以后报复的目标。

 

除非抱着必死的决心,谁敢轻易指认。

 

也就难怪,虽然有目击者,悍匪却还能逍遥法外。

 

不仅如此,当时的中国警察,在俄罗斯还没有执法权。

 

只能算是普通游客,一旦扯上犯法的手段,管你是不是办案,先关进警局再说。

 

就连中国大使馆出面解释,作用也很有限。

 

而且,俄罗斯不愿意也用不着配合办案,案件的所有资料,他们都没有义务共享。

 

发现没,夏雨没有资源,没有武器,没有权力,没有保障,没有信息,再加上语言还不通。

 

鱼龙混杂的俄罗斯,任何情况都得靠自己硬着头皮上。

 

更要命的是,这四个犯罪团伙染手的黑活多到数不清,关系错综复杂,一般的方法实在撬不动。

 

太难了。

 

不过,这才叫真实。

 

通讯和技术都不发达的90年代,跨国破案哪能畅通无阻,总会被现实的困境不断约束。

 

这也是《莫斯科行动》的精彩之处。

 

在限定的规则里和条例做斗争,游走在黑白两道的间隙中,左右摇摆不定,跟悍匪拉锯。

 

既然难点在「人」,就得用「人」来破局。

 

这剧的最后一个关键字,就是精。

 

不止是剧作精良,更是夏雨的办案精明。

 

有真切的人情味。

 

困难重重的案件,夏雨要怎么调查?

 

伪装,潜入。

 

扮成倒卖的商人,住进中国人最多的旅馆。

 

夏雨也立马就和旅馆里人脉最广的中国小哥搭上了关系,才刚认识,就先向对方抛出了求助:

 

“您来的时间长,道行深,人脉广

您帮我们想想办法行不行”

 

怎么一来就在让别人帮忙?这正是夏雨的心思。

 

简单的小帮助,有时最能建立信任。

 

当夏雨想了解旅馆被抢的情况,又问了一句:

 

以后他们要再来抢劫怎么办啊?

 

你看,夏雨不是心急地盯着抢匪的情况不断追问,有看清抢匪的样子吗?他们从哪站下车?

 

而是先问清楚自己还会不会受到威胁。

 

这才是一个商人真正该关心的问题。

 

第一时间就让自己撇清嫌疑,成为案件的局外人,彻底变成初来乍到的倒卖商人。

 

这些,仅仅是夏雨“精”的开始。

 

想进一步打听消息,该怎么办?

 

夏雨通过这人脉最广的小哥,到医院看望抢案中的被害者。

 

不止是关切,更是为了一份口供:

 

“您看我今儿来也没带礼物,怪不好意思的

要不这样

我去找个饭馆,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

 

一顿饭,就换来案发时的情况。

 

夏雨的言行朴实又亲切,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日常,里头却字字藏着夏雨的盘算,步步推进。

 

除此之外,夏雨也会看准时机,亮出警察身份。

 

当他逮着一个蛇头(做偷渡生意),犯了这么多事还想不被抓?行,你就戴罪立功吧。

 

要求蛇头帮忙设局,钓出幕后的主犯。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夏雨脑袋里有清晰的计划,该对谁隐瞒和摊牌,全靠他对局势和「人」的高超判断力。

 

而夏雨的精明,在这场戏里最明显——

 

要想接近其中一个主犯,该怎么办?

 

夏雨故意犯事,让自己被抓进唯一会关中国人的警局里。

 

还没被保释的主犯,就在这群中国人里。

 

但,夏雨要怎么钓他出来?

 

绝了——

 

“朱三爷(主犯)听过吗?

那是我大哥!”

 

竟然是朱三爷的人?这句话一下就震住了在场的人;

 

同时,更激得主犯忍不住跳出来说话。


你谁啊就在这冒充我小弟?

 

夏雨话锋一转,立马赔礼道歉。


和主犯的联系也就搭上了。

 

这才是一个老练警察的手段,经验丰富,随机应变。

 

稳稳抓着破案的最终目标,悄悄布局。

 

而这,就是《莫斯科行动》的强悍之处。

 

它所铺开的,不仅是90年代的时代群像;

 

更是警和匪之间,命悬一线的相互角力。

 

怪不得有豆瓣网友说,这剧和美剧《毒枭》太像了。

 

不仅有真实的人味,对每个人物的刻画更是细腻至极。

 

夏雨带领的这群警察,也不再是一脸正气的传统形象。

 

他们坚守着警察的原则和正义,却也能看到他们的犹豫,不寻常的办案手段,还有他们的焦虑。

 

收起笑容的夏雨,眼神里全然是肩扛重任的坚毅。

 

这才是真实的「人」。

 

看腻了故弄玄虚的炫技,更看腻了正义得扁平的正派。


我们期待的,是有自我心绪的人性。


就像《无证之罪》偏激却心细的秦昊,《白夜追凶》为公付出却也参杂私心的潘粤明。


这些角色,都让人记忆犹新。

 

而《莫斯科行动》,同样如此;

 

打破了脸谱化,更撕开了挣扎的人性。

 

今年国产好剧的第一把火,就能撸个过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