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翻朋友圈,有朋友感慨:几年前听某位老先生说,人跟人之间,见一面,少一面,十分落寞怅然,感觉人与人的缘分,不知什么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不久前,表姐从美国回来,因为签证的问题,之前三年都没回国,大姑和姑父从河南坐火车到北京接她,我也一起去了机场。从飞机落地到取完行李,花了一个半小时,期间大姑不知有多少次错把别人认成她女儿,出来一个人,她就说,“诶,是不是这个?” 她的眼睛没有以前好了。她说,特别羡慕那些孩子能待在身边的朋友,往后就算一年见一面,也没有多少次了。 这样想,是挺令人悲伤的。别说在国外,就像我,在北京,家里没有事,也是不回去的。算算今后能与父母见面的次数,也很有限的。 有次朋友离开北京,匆匆在火车站吃了十分钟的饭,我说,“会合终别离”,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像现在这样吃饭。 不过,我并不是认可“见一面,少一面”的人。我想,为什么不是“见一面,多一面”?今生见过三次面,假如有机会再见,那就四次,再见,就五次。能见的面,只会多,不会少的。 说白了,我们与任何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自己的,都不能属于自己。没有理由要求永远的相聚和陪伴。可一旦你认为,相聚是天经地义,陪伴是必然的时候,就会发觉它的有限和奢侈。 说“见一面,少一面”,那是把没到账的面,预先算在了自己账上。佛陀问比丘,什么叫念死无常,惟有回答“死亡在呼吸间”的比丘,得到了佛陀认可。 没有见过的面,怎么好算作是自己的呢?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每一次别离,都不知今生会不会再相见。未曾到来的一切,根本不属于我。 一个念积聚的人,无论积聚多少,都是不够的。凡积聚的,终将消散。如果把缘分视作自己所有,缘分总有戛然而止的一天。 因此,有一种乐观派。他们说,我不在乎天长地久。没有什么天长地久,没有什么永垂不朽,我只在乎曾经拥有。拥有一次,就多一次。有过一场体验,生命就多一重色彩,等老了,就可以说,酸甜苦辣,我都尝过了;爱的人,爱过了;喜欢的事,做过了,一生也就知足了。 这样的人,会渐渐爱上布施。他知道,凡是属于他的东西,等到他身坏命终,终归不能再属他所有。一本心爱的书,藏在书架上,百年之后,即便没有坏,也必将成为别人的。自己的钱,银行账户上的名字,现在是自己,迟早也要换成别人。凡是拥有的,都不能一直属于自己,怎样才能长久拥有呢? 赠予别人。 把喜爱之物赠予别人。它就不属于你了。因为不再属于你,也就永远不会从你这里坏掉了。而你因此和别人结下的缘分,却是永在的。就像见过一面的朋友,不管今后会不会再见,总算见过了,总是有缘的。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我不以清风、明月为我之所有,而清风明月的馈赠,却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客人开颜欢笑。 然而,曾经拥有的东西,真的属于自己吗? 看起来,这种人好像比前一种乐观,可是从这乐观中,也会渐渐生出悲观。 一个人如果在乎曾经拥有,必然会在乎未曾拥有。既然曾经拥有的属于我,未曾拥有的不属于我,我就会努力追求未曾拥有的。我渴望体验,哪怕一次也好。我不求与你长相伴,但求与你有缘。 在意曾经拥有的贪婪与取著,并不比渴望天长地久的贪婪与取著少。从外表的乐中渐次生出的苦,也许要比始终存在的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渴望天长地久,终将面对“爱别离”之苦;追逐曾经拥有,终将面对“求不得”之苦。 一开始悲观地认为“见一面,少一面”的人,到后来十有八九会堕入“见一面,多一面”的取著中。最初因为渴望天长地久而受了伤害的人,很容易变得追逐曾经拥有。这是另一种悲观。在乐观的幌子下,这种悲观甚至让人无法同情。 一旦涌起这样的想法,他就会问:我为什么不此刻就和亲爱的人见面?为什么不此刻就表白?为什么不此刻就去做渴望已久事情? 如果你真的此刻去做了,你会发现很快陷入更大的僵局。然后也许明白,之前没去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机缘不成熟。 “此刻”,是个虚妄的概念。离开过去和未来,并没有“现在”存在。你不可能在“当下”去做很多事情,一旦当你想在当下做很多事情,妄想就起来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开悟”,不过是“心血来潮”。 取著布施相的人,以为爱上赠予,背后却是有所希求的,他还没有了解布施的真谛。 并非布施越多,属于自己的就越多。以遍满世界的七宝布施,也许不如一句爱语。以遍满世界的爱语布施,也许不如一念善意。 布施应不著于色,不著于声,不著于香,不著于味,不著于触,不著于法。无有施者,无有受者。无有人相,无有我相。 赠予别人一样心爱之物时,不要希望别人感激,而要感激别人,感激他为自己收留下终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感激他赐予自己与有情众生结下善缘的机会。事上看,我有所予,人有所取;人亦有所予,我亦有所取。理上观,我无所予,人无所取;人亦无所予,我亦无所取。一切不过是因缘和合罢了。 见一面,既没有少一面,也没有多一面。不过是因缘和合罢了。有见面的因缘,就见面;有离开的因缘,就离开,纵然离开,也未尝不是相见,纵然相见,也不曾有过别离。 在长久的生命里,一切有情之间的缘分,从来不会戛然而止。此生相遇的每一个人,每一次回眸,每一款微笑,乃至每一次发脾气,每一回吵架,每一遍伤心,都是过去种下缘分的结果,也都会为未来的相见种下新的缘分。 只是因为不能用清净心和善意对待他人,因为无知和自以为是,才种下烦恼伤心的种子。如果种下的全是善意,一切因缘都会令人欢喜。 相见是欢喜,别离亦欢喜。在湛然不动的如如法界中,我们终不曾相见,也未曾别离。你我本是一体,你即是我,我亦是你。 依然清楚地记得,大姑在表姐坐上飞机离开后,对我说:虽然希望她留在自己身边,但她愿意那样的生活,她喜欢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