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入门者收藏投资中国书画的注意点

 我是圭水 2018-01-24

怎样的书画作品值得花钱收藏?这是跨入专业收藏者门槛之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国内,以我的了解,绝大多数花钱收藏书画作品(送礼、洗钱等特殊用途除外)的,除了考虑自己的审美喜好、作品的艺术价值外,都不可避免会考虑作品的收藏价值,甚至多数人是把收藏(投资)价值放在第一位。说实话,这样的收藏动机并不好,甚至对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的伤害。不过,这个话题日后再谈。今天的主题主要是来谈作品的收藏价值。那么,对于初入收藏之道的朋友,动用真金白银,收藏书画作品该如何选择?

我曾打过一个比方:花一千元买一件没什么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投资价值)的书画作品,不如花一万元买一件有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因为,前者的收藏价值(保值、增值功能)可能为零,而后者不仅可以保值,甚至其价值可能每年都在增长。

1、没有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连保值功能都不具备,更别论增值功能。

通俗地说,就是你花钱买了没有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不仅将来不会带来增值的惊喜,甚至连本金也无法保障——唯一的功能或许只有欣赏价值。

那么,怎么判断书画家作品的收藏价值呢?这里有几个简单依据可以参考:

a、作品实际市场流通状况;

b、书画家社会身份及知名度;

c、书画家艺术地位、学术地位;

d、书画家弟子的数量及影响力。

其中,市场流通是所有综合因素的集中体现,也是最核心的一个指标。一般情况下,艺术作品的流通状况越好,说明受关注度、认可度越高,就越能反映其价值。如果不能流通(说白了,就是有人愿意花钱收藏),或流通状况很差,至少说明受关注度及认可度有限。既然不太流通,或者几乎不流通,那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价格”。在这个时候,艺术家本人或身边人说艺术家作品价格是多少多少时,是没意义的。

对于初入门的藏家,学会从作品流通状况来判断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值得收藏,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流通渠道的参考标准,包括:拍卖会,画廊,以及画家私下的成交。当然,也存在流通性做假的现象,比如,通过拍卖炒作、“做”价——某个书画家,可能没有一家画廊出售其作品,但拍卖行却常有其作品,且几乎从不流拍。这种时候就要注意其流通性的真实性。当然,做假行为有时是可以看出端倪的。比如,拍卖行为固定于某一家拍卖公司,或者,拍卖成交价格呈现出有规律的行情走势。

画廊(含艺术品公司机构)是一级市场,拍卖是二级市场。在判断一个书画家的流通性和流通价格时,一定要结合两级市场的状况,不要片面论断。一个流通性较好的书画家作品,一般来说,画廊和拍卖会都是常见的。

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流通性问题,还有一种特殊可能,就是书画家在世时不知名、没流通,日后成了大家。比如艺术大师梵高,生前卖不出一张画,但后世成为全世界最顶级的画家。但是,这样的现象极为偶然。再说,你有时间和耐心等上一百年么?因此,比较靠谱的收藏行为,应该建立在对书画家当下的流通性的判断上。

至于艺术地位,既要结合其身份,又要结合艺术圈的点评,以及真正艺术评论家笔下的文字。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艺术家作品艺术性的判断,但是这要建立在对书画艺术史有一定了解、对书画艺术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之上。

弟子的数量和影响力,也是衡量艺术家社会地位、知名度,以及其艺术地位的一个参考标准。真正的大家,会有足够的号召力。弟子多,而且弟子中不乏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家,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艺术家的突出影响力。

2、书画家的社会身份对作品收藏价值的影响。

对初入门的藏家来说,从书画家的身份上判断其作品的收藏价值,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尽管这个办法严肃来说是不尊重艺术的,但这的确是当下中国书画艺术的现状。

拿上海为例,你会听到很多身份……大多数抬头很噱头,但实际上是没什么意义的。真正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身份,以上海为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以及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书画院(院长、画师,兼职画师),等等。

在上述体系内、并且有较高影响力的书画家,相对来说,其艺术地位以及作品的流通性是比较可靠的。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存在较好的收藏及投资价值。

在中国书画领域,官方身份是很重要的“护身符”——有些书画家艺术水平也许不咋地,但是凭借官方身份,可以很热卖。当然,并非所有艺术家都走上述“官方”之路。也有些艺术家,纯粹走市场,商业化运作,他们甚至没有任何官方身份。走市场的书画家,因为缺少官方身份的庇护和粉饰,但相对来说生存和发展压力较大,但也不可忽视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也要提醒的是,不要刻意追求书画家的官方身份。比如艺术大师陈佩秋,她需要什么身份呢?根本不需要,但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流通性赶得上她?某些“书画官”,在位时价格高得惊人,但一旦卸任,作品立马跌价。对待此类名家,最佳的避险做法时:低价吸纳,在位时高抛部分。

3、是否该选择收藏青年书画家作品?

不少初入门的藏家认为,低价、大量收藏低价的中青年书画家作品,只要有一两个冒出来成为大家,就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一个略显天真的想法,尤其对于初入门、缺乏艺术欣赏水平及收藏经验的藏家来说。要知道,每年从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不计其数,你怎么去选?

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企业家听说投资书画很赚钱,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就投资赞助了一个青年书画家家的展览,每年一届。对企业家的回报,就是获得这些作品中的绝大多数。几年下来,展览搞得挺红火。但是,企业家发现,他收藏的作品,几乎没有几件可以卖得出去。结果,他一生气就终止了对展览的赞助,而那些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像垃圾一样堆在仓库里……

这是一个可悲的的故事。首先,我非常不赞同以投资赚钱的动机去收藏青年书画家的作品。说实话,这样的胜算极低。而且,弄不好会损害青年书画家的健康成长。以上述例子来说,企业家如果是真心热爱艺术,并且支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那么,他出钱赞助展览,本身就已满足了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心愿,而且还获得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当然,这个话题涉及到我们的文化教育,文明现状,今天也不再详叙。

我的建议是,对于初入门的藏家,假设以投资为目的,尽量收藏那些已经有一定流通性和艺术地位、但目前价格仍有上升空间的中年以上的艺术家。至于不太知名的青年艺术家,个人以为,应该从艺术欣赏或对青年艺术家支持的态度来收藏。假设要以收藏投资为目的,那么,最好具备长线(十年以上)的投资心态,并且最好积累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判断力。

陆壮作品

推荐精选文章 ▼

阅读是种品味 分享是种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