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也有感情思维!

 修身庭 2018-01-24

巴克斯特(右)与老黑格将植物接上电级。牛舌兰花的实验,重新改写人们对植物感知的认识。



在巴克斯特测出植物有感情之后不久,他的实验室里又发生了一些由偶然事件导致的惊人实验结果。其中一件是这样发生的。
无胚胎的鸡蛋也有感知
有一次,巴克斯特在打碎鸡蛋准备饲料的时候,他发现测谎仪的指标立即开始往复摆动。这种现象使他产生了一个念头:把电极连上鸡蛋会发生什么。1966年5月24日,巴克斯特在他的纽约实验室对一颗无育鸡蛋进行了一次观测。


接上电流的鸡蛋。



巴克斯特说:“这是一次鸡蛋连上肤电测谎仪后画出的曲线。这种锯齿形状的曲线不多见,代表心跳,通常是鸡蛋孵化二至三天后胚胎心跳的准确纪录。但这是一颗没有胚胎的无育鸡蛋。我意识到这个曲线形状和一颗胚胎后处于孵化期的鸡蛋心率曲线相同。心率节奏图中的心跳速度,用来帮助孵化鸡蛋的成长。”
巴克斯特把这张图给他的学生看,学生说:“看起来这个人心跳速度太快了,他可能太激动了,拒绝测谎。”显然学生把它当成了人的测试。


一颗鸡蛋目睹其他的蛋掉入沸水中的曲线图。



在发现植物有感情,测出鸡蛋有心跳之后,巴克斯特实验室里的植物就经常被安上了各种测试仪器,他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品质最高的测验都是在随机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那些实验都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有意安排的。下面这个让他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微生物范围的实验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圣地牙哥实验室里,巴克斯特测量植物感应的各种器具。



巴克斯特说:“长期的植物观测,使我经常在夜间工作。我在冰箱里放些优酪乳,因为我常常顾不上吃饭。一次,我在吃优酪乳时,当用杓子挖底部的草莓酱把它翻到优酪乳的顶部时,我发现牛舌兰植物做出了剧烈的反应。那时植物连接的是声波反应仪,你能听到声音,因为用图纸进行长时间观测费用很大。声波反应虽然不是图线,但能看到声波的升降反应,和图线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当时,牛舌兰和草莓并没有直接接触。牛舌兰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在看巴克斯特吃优酪乳,在他只吃到优酪乳,没有动到草莓的时候,牛舌兰没有任何反映,而当他把草莓翻到优酪乳的顶部时,牛舌兰有了反应。


巴克斯特在吃优酪乳时,当用杓子挖底部的草莓酱把它翻到优酪乳的顶部时,发现牛舌兰植物做出了剧烈的反应。



当巴克斯特翻起底部的草莓酱时,声波展示了大幅度的升降。一种解释是牛舌兰接受到了优酪乳中的细胞受刺激的反应,并且对此也做出了反应,尽管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接触。
那么优酪乳里的细菌到底有多少的感知能力呢?1976年1月4日在圣地亚哥的实验室,巴克斯特发现了细菌和细菌之间的感应。


接上电极的优格对抗生素产生反应。



巴克斯特说:“这个世界很有趣,不仅细菌本身有思维,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也会相互间约束,就像无害细菌针对有害细菌的约束。请注意这里的曲线。我的小猫赛咪只吃鸡肉,这一点请不要怪我,它不吃别的,只吃烤鸡肉。我把鸡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在有四个房间远的地方,我在观测优酪乳里的细菌,也称做无害细菌的反应。这是观测到的曲线。这里的优酪乳曲线,是正当我撕开手上的鸡肉画出的。当时鸡肉已经不新鲜了,也就是开始产生有害细菌,它可以用来喂猫,因为很容易就被消化了,但腐化的细菌已存在那里了。这里的曲线是当我搅拌鸡肉的时候画出来的。我把鸡肉放到高温灯下,使它达到室内的温度。当灯光照到盘内的鸡肉时,光和鸡肉中的腐化细菌开始反应,远处优酪乳中的无害细菌,由于有害细菌的情况,立即做出了反应。当我再次搅拌,将底部的凉鸡肉翻上来继续加热时,它再次做出反应;当我停止加温,将食物拿开送给赛咪进食,这过程大约十秒钟左右,鸡肉开始被赛咪消化时,优酪乳中的细菌剧烈反应在此便嘎然停止了。”


巴克斯特的猫咪赛咪。



这也许可以被解释为,当有害细菌被彻底解体之后,无害细菌也就停止了反应。没有直接接触的细菌和细菌之间可以发生感应,那么被从主体上分离的细胞和他的主体还会有联系吗?这是一个更吸引人的问题。
细胞意识的本能感应
巴克斯特在他的另一些实验中,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验所使用的一种仪器叫离心器,它被用来分离采集到的人的口腔细胞。巴克斯特将分离的白细胞接上测谎仪,通过捐赠主体的情绪变化,来观测个体细胞的意识感应。这位细胞捐赠者是一位商人,从事石油化学方面的生意。随着他气愤的情绪,他的细胞也做出了反应。当时他在看一个新闻报导,是有关国会听证将要对化学工业实施更多的行政控制。巴克斯特对细胞的意识感应还作过许多实验。
巴克斯特:“当我添置了一些适当的仪器,就开始在我身上采集一些白细胞。我们需要一台离心器,当时没有这个设备。在我身上作过实验后,一天晚上当史蒂夫(巴克斯特的合伙人)来到实验室,我让他也开始采集细胞。”
按程序,他们采集到了一些细胞,然后他们将它连上电极。观测是这样进行的:将摄像机放到史蒂夫的背后,同时他在看一本杂志,这是本《花花公子》杂志,史蒂夫先看了一篇关于遗传的文章,他身后的监测其白细胞的仪器并没有什么反应,当他翻到中央插页,看到一些一丝不挂的少女时,他的白细胞做出了剧烈的反应。
巴克斯特说:“这次观测对史蒂夫来说,就像我在1966年2月2日的第一次观测一样,引起了他的震撼,我想他不再怀疑了,我的教学课程里已编入这次观测。”
史蒂夫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证实了当年的情景:“当时我是个大学生,我的白细胞连上了测谎仪,我在看《花花公子》,我的细胞做出了剧烈的反应。这次反应是一次最显著的,时间最长的细胞感应观测,前后持续了两分半分钟。后来巴克斯特说,我们停下来吧。我说:好吧,我合上了那本杂志,把它推倒一旁,我要冷静一下,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下。可是当我刚要伸手去碰那本杂志,因为我感到我的细胞已安静下来,那时测谎仪画出了又一个大曲线,当时真把我们笑坏了。”
实验表明,主体的情绪变化与被分离出来的个体细胞有着意识感应。巴克斯特说:“我认为这项研究极其重要,非常重要,我需要这样做。我不能用一对一的比例去讲,那样会无路可走或停滞不前。一对一百万,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的本能感应。”
宇宙在冥冥之中生命真的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吗?16年后的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派克特(AlainAspect)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的“量子纠缠”(QuantumEntanglement)关系。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量子纠缠当今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涵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这里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佛性”的博大与精深。
没有预算,靠着一台计算机和一些信件,巴克斯特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凭着对自然的敬畏,一直在做生命探索方面的尝试。条件相当艰苦,他用他的社会福利补助维持实验室的房租。他希望他的研究能给人打开一扇窗。
巴克斯特的合伙人史蒂夫这样评价他:“当他觉得一件事很重要,很少有人会像他那样,凭着信念,走自己的路,尽管别人都说:‘别浪费时间了,根本没钱可赚。’可赚钱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让世人知道他的研究。”
到2014年,巴克斯特老人将90岁,他说:“九在我生命里非常重要,当我到90岁的时候,我将奉献了我的一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