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名医】天冷中风也扎堆 六个方法帮你预防

 江南逸馨茶道馆 2018-01-24


  说到中风也许很多人都十分的了解,因为它是常见的疾病。那么你知道吗?其实寒冷也是诱发的一种因素,因此在冬季更应该做好预防。而最近气温忽冷忽热,更是给老年人敲响了警钟。

 

天冷中风也扎堆

  目前,中风已进入一年中最高发时段,研究发现,凌晨5点前后堪称“魔鬼时间”,因为近半中风在凌晨5点发作。因此,高危人群不要起得太早。

 

  究其原因,是因为一夜睡眠,人体生物钟模式开始调整,从黑夜转入白天模式,交感神经表现得越来越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度的提高让一直平稳的血压开始升高,并出现大幅波动。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者抽烟的人,血管壁上的斑块此时很容易掉下来,随着血液四处流淌,流到大脑时,由于大脑血管太细,斑块无法通过便堵塞在那里,由于附近的脑细胞失去了血液的营养和氧气的供应,逐渐坏死,从而诱发了脑中风。因此,专家提醒,晨练的患者不要急着早起,如果需要早起的,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延伸阅读:中风的前兆

  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如何预防中风

1、动头

  中风既然是脑部引起的,那么脑部的活动就至关重要。经常按摩头部能有效防止栓塞以及脑中风。

  

2、动颈

  颈部连接着肩部和脑部,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个部位。脑中风属于脑部内伤,多运动颈部,可以减少血脂在颈动脉的沉积,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3、动肩

  肩部和颈部是相连的,多活动肩部可以有效缓解肩部压力,减轻脑部的压力,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以防中风。

  

4、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给五脏六腑补能的过程,也能达到身心放松,但是睡眠时间以七小时最佳,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身体的危害。

  

5、拒绝动物油

  动物油里面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身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就会导致肥胖、形成高血脂。而肥胖也是中风的一大诱因。所以平时应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烹调食物。

  

6、多吃含钾食物

  研究发现,多食用含钾食物可有效降低中风的风险,所以平时要适当摄入果蔬和奶制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