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轻松应对人生中的困难,走向成功?

 昵称47629121 2018-01-24

人易知晓万物,却难以认识自己和他人。因而面对繁琐的工作,你会经常感到难以胜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只得疲于应付;面对未来的道路,你已找不到方向;面对朋友的误解,你感到十分孤独;面对孩子的叛逆,你竟然手足无措。

如何才能轻松地应对人生中的困难,走向成功?

其实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常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都懂得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必须要先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

多元智能先天优势检测可以帮你了解自己的优势潜能,从而可以获得成功。

 

 

一、皮纹分析的原理

         

1936年,英国的解剖学家库明斯发现,所有先天愚型的人,他们都同时具有(单一出现某个特征不足以作为疾病的判别依据。以下四种皮纹特征:

第一,他们都有反箕纹,并且都出现在第四或第五指位;

第二,他们的掌纹都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通贯手;

第三,患有这种病的人,atd的角度都大于60度,而正常人的角度只有40度~50度。

第四,指短粗,小指常短小内弯,且只有一条指榴纹。

神经类型和皮纹存在的关系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经大量病例的研究,从胚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到了这种关联的医学根据:受精卵在形成以后,会不断地进行指数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细胞再分裂成四个,当受精卵分裂到八个细胞的时候,细胞就开始向器官方向发展了。这个时候细胞分成了三层,最外面的那层主要发展为两大器官,一是神经系统,另外就是人的皮肤。

科学家研究表明:在胚胎期;当人的神经系统受损,发育不良的时候,就会导致皮纹发育不良。因为神经的最小系统,就是末梢神经,它深入不到表皮的时候,皮肤就会发育不良,从而导致皮纹的异常。因此,通过皮纹可以分析出人在胚胎期,其神经类型发育是不是正常。也就是说,神经类型如果有缺陷,一定会在皮纹上有所表现。

 
 

二、现阶段皮纹分析的应用

1、运动员选材

苏联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将皮纹检测应用于运动员的选材。他们发现:皮纹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直接关系。

我国从80年代起,也开始对运动员的皮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的皮纹特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并且与普通人相比,多有显著性差异。从邵紫婉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优秀运动员的皮纹主要有以下特征:

1)atd角度。atd角又称智力角,该角的大小与人的智力水平有关,其值愈小,智力水平愈高。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既要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又要应付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技术战术变化,承受超人的心理负荷,没有一个聪慧的头脑是不行的。因此优秀运动员的atd角明显小于普通人。并且技能型运动员(跳、跨和全能类)的atd角均值最小。

技能型运动员(跳、跨和全能类)atd角均值最小。而在跑动型运动员中,除男子马拉松外,都具有从短距离至长距离,atd角逐渐减少的倾向。体操项目,优秀全能者比单项优秀者的atd角小。力量性较强的运动员,左右手atd角有增大的趋势,

如程少波(铅球)为42.5°、47°;

张景龙(铁饼)为46.5°、54°;

李国君(排球)虽是排球运动员,但主要以其力量大,重扣而得分,其atd角值为43°、45°。成绩卓著的知名运动员,atd角明显小。

如童非的左右分别为30°、34°;

娄云为36°、38°;

朱建华为37°、34°;

阎红为37°、30°;

姜英为35.5°、34°;

杨文意为35°、34°;

黄晓敏为35°、36°;

侯菊花为35°、35°;

沈富麟为31°、32°等,可见atd角与运动员能力密切相关。

2)指纹纹型。指纹结构中最复杂的双箕斗在普通人群中较少,指数出现率约为4%~5%,人数出现率约30%,而在优秀运动员中,其双箕斗指数出现率约为11%,人数出现率为45%~60%,在皮艇与羽毛球运动员中的出现率更高。曾经测过几位世界冠军运动员均有双箕斗,李富荣1个,邱钟慧1个,张燮林2个,葛新爱1个。1990年,夏令营获男女前8名运动员中,男少儿有6人有双箕斗;女少儿有7人有双箕斗。由此看来双箕斗的出现与人的运动潜能有关。

指纹结构最简单的弧型纹在人群中较少见,而在优秀运动员中除男子游泳和女子乒乓球选手中稍多,女排和男子体操选手明显少外,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与常人接近。医学遗传学方面的事实证明它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的皮纹标志,正常人很少出现,而对广东高级运动员的调查发现弧型纹的出现率高于常人(2.03%),优秀运动员男4.35%;女运动员6.06%,安徽医科大学的汤大钊等研究表明,一个人两只手上弧型纹出现6个或6个以上者,此纹则变为智慧纹。

2、疾病预测

在疾病检测领域,某些疾病也被发现与皮纹有天然的关系。

1)先天疾病甄别:在医疗实践中,医学从业者发现先天愚型小儿在第四、五指上出现反箕纹的概率可达94%。

同时他们还发现:18三体型综合征者,两手指出现的弧形纹概率较大,最多时可多达8个甚至全部手指。

这些经验性证据都为遗传疾病的提早辨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2)精神疾病领域

曹巧云等人曾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情感性精神障碍与通贯掌131 例分析》,上面指出:“143 例住院AMD 患者通贯掌比率为13. 29% , 明显高于在校学生6. 78%的通贯掌比率和住院精神病患者7.35%的通贯掌比率。包氏200 例AMD 掌纹分析通贯掌比率为8. 3%, 说明AMD 患者通贯掌的比率高于正常群体和住院精神病患者。”

3、教育领域因材施教

在台湾,从90年代中期开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教机构都引进了皮纹检测项目。皮纹检测作为检测智能的最新手段,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领域。它可以预先了解学生的先天优势潜能,帮助教师与家长因材施教,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环境。

皮纹检测系统的测评依据是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而得出的结论,

不同皮纹在不同性格与学习风格的人身上出现的概率,总结出了不同纹型的人所具有的性格特质,从而可了解人所具有的各种天赋、性格以及学习类型。

 
 

三、检测的流程

     

皮纹检测主要有四个步骤:

(1)皮纹采样    (2)量化分析    (3)交叉比对    (4)分析说明。

◆ STEP 1 : 皮纹采样

这是皮纹检测的第一个步骤,首先必须将指纹、掌纹以及相关纹路的图像(Image)提取出来,然后才能作后续的分析工作。

◆ STEP 2: 量化分析

所谓的「量化分析」,就是将STEP I所取得的皮纹图像,算出其对应的皮纹数据来,譬如说:算出其TRC, ATD, 指纹形态等值。而这些数据的计算,是利用固定的皮纹公式来作计算的。这整个数据计算的过程,就叫「量化分析」。

◆ STEP 3: 交叉比对

所谓的「交叉比对」,就是将STEP II所计算出来的数据,跟皮纹法则作逐一的比对,若是符合法则的条件时,那么报告书中就会出现该行为特征的描述。

◆ STEP 4: 分析说明

STEP 3的交叉比对后,受测者可以得到一份「多元智能先天优势测评报告」,而在该报告书中,可以得知自己的优势脑、弱势脑、先天八大智能、先天学习敏锐度、先天学习风格、先天学习管道。

1. 八大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用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

2. 学习风格沟通模式分为四大类型:认知型、模仿型、开放型、逆思型。

3. 敏感角度:分敏感型和沉稳型。

4. 最佳学习管道:分为体觉型、听觉型、视觉型三种。

四、皮纹测试的目的

皮纹测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选择更适合的方法学习、工作、和生活

五、皮纹测试在教育中的意义

           

皮纹检测在教育中的意义在于帮助了解个体先天潜能优势及行为上的个性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点来选择受教育领域,并给予最适合的教育环境;使个体的发展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