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张鲁在汉中的政绩

 梦想童年594 2018-01-24
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对农民施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引起他们内部官僚、外戚、宦官几个集团的争权夺利,互相火拚,结果,又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逼得万民饥流,人相啖食。朝廷面对这种现象,非特没有采取救 济措施,相反,剥削得更凶了,以致民变彼伏此起,连续不断。从汉安帝(刘祜)到汉灵帝(刘宏)中期七、八十年间,发生民变六十七次。南至交趾,北及幽燕,东抵琅邪,西迄凉州,全国几乎没有一片平静的地方。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就爆发了以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为首的大规模的黄巾军农民起义。    
黄巾军是以“太平道”的教义作为发动群众、领导起义的政治工具。起义后,烧官府,杀官吏,攻破地主壁坞,州郡长官,纷纷逃走。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处在这种形势下,便倾巢出动来镇压黄巾军。不久,黄巾军失败了,但是,东汉王朝经过黄巾军的猛烈冲击,便丧失了统治能力而走向衰亡。    
黄巾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太平道”仍然在民间秘密流传。特别是和“太平道”相类似的“五斗米道”,在汉中地区活跃起来,其教主张鲁还掌握了汉中地区的政权,延续了二十多年。    
张鲁(?~216),字公祺,沛国(今江苏沛县)丰人也。祖父张陵(道教叫张道陵,俗称张天师),曾在四川鹤鸣山学道,编了一种道书,作为给人治病和串连群众的工具。凡信道之人,通限出米五斗,所以叫作“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子张衡继承之;张衡死后,子张鲁继承之。张鲁便依靠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焉的势力,继续行道。    
汉献帝(刘协)初平二年,益州牧刘焉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率兵北上,袭击汉中太守苏固,并断绝褒斜谷道。张鲁到汉中,派张修袭杀了苏固,消灭了南郑豪强赵嵩和城固豪强陈调的地方武装势力后,又火并袭杀了张修,夺其兵,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占领了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断绝褒斜谷道,几次杀死汉朝廷派来的使臣,并派人到汉朝廷去交涉,要求朝足承认他的举措,并封赏他。当时摇摇欲坠的汉朝廷,只好顺水推舟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但实际上,张鲁并未接受汉朝廷的领导,在汉中实行了自己的一套新办法,创立了政教合一的新政权,史家称为“张鲁政权”。
其新政权,采用了许多新措施:    
一、行政设施:张鲁不用当时例行的太守、县令等名号,仍然沿用道教内部的称号。他自号“师君”;普通信徒叫“鬼卒”;普通官员叫“祭酒”,大官员叫“治头大祭酒”。    
二、民事管理:由祭酒管理民事,实行政教合一;并组织群众练武种田,实行劳武结合。民有小过错,罚修路一百步,以劳代刑,对发展交通,起了积极的作用。民若犯罪,教育三次,不改正才判刑,实行教然后杀,使犯罪者死而无怨,罚而不悔。官民之间,皆以诚信相待,互不欺诈,使民心悦诚服而乐从之。又依月令,春夏禁止杀生;又禁酿酒。    
三、设立义舍:通令各祭酒,于大路要道处设立义舍(即行人住宿处),备有义米义肉,让行路人无偿食用,量腹取足。    
四、收容难民:献帝建安十六年(211),马超、韩遂联兵反曹,与曹操战于潼关。关中百姓由子午谷到汉中来避难者数万家,张鲁都收容下,给安排了生活和生产。    
五、公平交易:不准巧取豪夺、囤集居奇的高抬市价。    
六、力求自主:张鲁本系益州牧刘焉的部属,自到汉中后,便设法逐步摆脱刘焉的羁绊。献帝兴平元年(194)刘焉病死,子刘璋继领益州牧,忿恨张鲁骄恣,不听他的指挥,于献帝建安五年(200),杀了张鲁留在益州的母亲和弟弟,张鲁便联合川北少数民族的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起兵进攻刘璋。刘璋也几次派兵“征讨”张鲁,都被张鲁击败。 
七、团结民族:当时,汉中是汉族与氐、羌族杂居的地区,在以前,民族隔阂很深。自从张鲁实行了上述新政策,对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待,民族之间和睦了,各族人民都拥护张鲁的新政策,收到了“民、夷便乐之”与“巴(川北)汉(中)夷、与多便之”的良好效果。 
张鲁在汉中“立行宽惠,百姓亲附”,立下了保境安民的功绩,所以“汉中成为当时最平静的地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语)。   
张鲁虽然占领汉中,建立政权,但没有永远割据汉中的野心。当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兵出散关经武都来取汉中,张鲁闻讯,即欲举汉中归附曹操,其弟张卫不肯,率兵万人据守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老城),被曹操攻破。张鲁闻阳平关失守,乃由汉中南趋米仓道,奔入巴中(今四川巴中县)。临行,部下提议烧掉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锋锐,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    
曹操到了汉中郡治南郑,见宝货仓库封藏完好,甚为嘉许,又询知张鲁本意归附,为他人所阻,今之入巴,并无敌意。急忙修书,遣人持往巴中,邀请张鲁返回汉中。    
张鲁初到巴中,益州刘备闻讯,将差人迎之,同时,也有人劝张鲁归附刘备,鲁勃然大怒曰:“宁为曹公(操)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适逢曹操书到,张鲁便由巴中返回汉中,归附了曹操。曹操拜鲁为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封鲁五子皆为列侯,并娶张鲁女为子曹宇(字彭祖,封燕王,环夫人生)之妻,结为姻娅。    
曹操征降了张鲁,占领了汉中,改汉宁郡仍为“汉中郡”,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留守汉中,自己班师回邺都。张鲁自汉献帝初平二年(191),雄踞汉中,至建安二十年(215)归附曹操,前后共25年(《三国志?张鲁传》称“垂三十年”,乃约言耳),至此告以结束。 
张鲁归附曹,以曹操的政治手段,虽给张鲁封侯、赐邑、荫子、联姻等荣誉优惠,但决不能使其复留汉中,滋生后患。遂于同年将其带回邺都(今河北临漳县),翌年(216)病卒,葬于西门豹祠侧。谥之曰原侯,子富嗣。
陈显远 原载《历史大观园》1994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