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话中医之二十六 浅议《内经》腧穴理论

 白水话中医 2018-01-24
《针灸学》与《腧穴学》给“腧穴”下的定义不过两种,即“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与“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在《内经》中有 “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是“脉气所发”之处;腧穴内的“气”来源于营气卫气,还有人体肌肉等组织的真气,营气卫气与真气都是神气;《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人体每一处都有营气卫气与真气滋润温养,但腧穴处得脏腑与经络营卫之气最多、最浓厚,也最易激发传递,从而起到调节本经经气抗病驱邪的作用;血不能流注到(或停留于)腧穴,血如停留于腧穴,是为淤血,要即取诛之。所以说后一种腧穴定义似更恰当更精准一些。《灵枢》与《素问》广泛收集了当时诸多医家的学术观点,是百家争鸣之作,腧穴理论也是如此。
一、《内经》中各经腧穴的编排次序。
对各经腧穴的排序,《素问·气府论》是从头部(或胸腹)腧穴排到足部或手部,从上往下排列;《灵枢·本输》之五输穴是从四肢末端到肘膝,《灵枢·根结》之根穴在四肢末端,结穴在头胸腹。这表明,在《灵枢》《素问》时代,古人观察到脉气流注(循经感传)既可由四肢末端走向头胸腹,也可从头胸腹走向四肢末端;有人认为应该以四肢末端腧穴为起点腧穴,有人认为应该以头部(或胸腹)腧穴为起点腧穴,但没有按营血流注顺序来定腧穴顺序。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把全身经穴按《灵枢·经脉》循行顺序排列,称"十四经穴",后世直至现代针灸书籍都沿袭这种腧穴编排顺序,显然不符合《内经》原旨。这不仅容易误导学针灸的大学生与中医爱好者们以为脉气流注与营血流注一样是沿十二经脉顺序循环流注,甚至以为脉气流注在十二经脉(血管)内;而且直接导致后世沿袭以各经腧穴定经脉路线绘制经络图出现明显错误。
二、《内经》中腧穴的功用。
《内经》腧穴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观察腧穴部位的异常变化来诊察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内经》开腧穴诊察疾病之先河,后世针灸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展了腧穴诊察疾病的理论与实用技术,现在已被针灸医生广泛应用,如通过诊察腧穴(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等)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坚实虚软程度与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的隆起、凹陷等来协助诊断病患何经、病及何脏。而且通过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发展了腧穴诊断技术,如通过仪器测定十二井穴的热感度等来探知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二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来治疗疾病。《素问·五脏生成》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又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压之令病人呼譩嘻,譩嘻应手。”针刺、艾灸腧穴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病手段,可以说是与中草药治病手段并驾齐驱,后世间有针灸医家对《内经》腧穴理论与临床应用进行发挥与拓展。但总体而言,后世中药治病的使用率更高一些,超过了针灸的使用率,所以,《素问》、《伤寒论》比《灵枢》、《针灸甲乙经》更为后世所重。
三、《内经》中特定穴的特殊作用。
每个腧穴都有主治范围,这与其所属经络和所在部位的不同有直接关系。无论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还是邻近或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都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的,尤其《内经》脉气流注理论强调各个经络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是腧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根基。
《内经》中所有腧穴都有近治作用,而《灵枢·经筋》的"以痛为腧",也属于局部治疗作用。有很多腧穴,尤其是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部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即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除此之外,《内经》中有一些特定穴如井、荥、输、经、合,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奇俞等,象中药一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讲述了五输穴的治疗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胃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治疗胃病,大肠小肠下合穴巨虚上廉与巨虚下廉治疗大肠小肠病变,这一“合治内府”理论至今仍然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素问·奇病论》说:“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提到胆募穴可以治疗胆府疾病。《素问·骨空论》说“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也提及了灸大椎穴可治疗外感导致的恶寒发热症状。
     后世针灸医家在特定穴的主治方面也有一些拓展,如八脉交会穴的主治功效。
四、《内经》的针刺法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这是讲解针刺总法则。又说“《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及“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讲解了针刺腧穴的补写手法。“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及“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讲解了针刺的注意要点。
   《灵枢·五邪》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缪刺论》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灵枢·背腧》:"肾腧在十四焦(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讲解了取准腧穴的方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强调了“得气”在毫针治疗中的极端重要性。
    总而言之,《内经》腧穴理论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对针灸临床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