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巧于思维”

 昵称32185499 2018-01-24

朋友,除了“巧于记忆”,我们谈谈“巧于思维”,因为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我们提升学习成绩两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而要“巧于思维”,这“思维导图”几乎最为重要,而一旦你掌握了“思维导图”,不仅对你思维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而且对你记忆能力的提升也一定大有裨益。 

谈到这“思维导图”,不由得想起了三十多年前,记得当时是中止了十年动乱后高考刚恢复。而要高考,当然就要复习;可许多考生发现自己越复习,头越大。因为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了,就像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


那怎么去对付这种海量的复习呢?

 

要把厚厚几本书,变成薄薄几页纸;再把薄薄几页纸,变成薄薄一片纸;最后走进考场,脑子里只要装进这薄薄一片纸,就完全足够了;清华、北大的同学几乎都是这样走进考场的。而实质细想起来,这本质就是在此给你介绍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全世界几乎最著名的脑科学家东尼·博赞所首创的一种革命性思维工具,并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到目前已被世界上2.5亿人所使用。

 

那这“薄薄的一片”是何情景呢?

 

是一幅既形象、又简洁的如丛树状的图形──这丛树的根,是文章的中心;几根主杆,是文章的几大部分;每根主杆上的分枝,便是每一大部分的一个个细节……你看,有了这幅极简单的“思维导图”,你的思路是不是就极为清晰?一切仿佛全在你居高临下、一览无遗的掌控之下!

因此朋友,若你能善用这种“思维导图”,并将其化为你的思维习惯,那对你胸有成竹地走上任何讲台、进入任何考场、一定价值无穷。为此,我也教你几招。

 

一、 用在每天

 

“临睡过电影”,就可以利用这“思维导图”。你用它用来一归纳、一梳理,用不了几分钟,你一天所学的全部内容岂不立即就清晰、简明地呈现在你眼前,这多棒啊!而这样久而久之,这“思维导图”岂不就很容易成为你的习惯?

 

二、用在看每一本书

 

朋友,每本书前的目录,实际就是一幅“思维导图”。因此希望你以后看书,要先看目录;而看完后,再回头看看这目录,这样你就很容易高屋建瓴去统驭全书所有内容,而不会被书中庞杂的内容所淹没?

 

三、 用在每次考试前

   

朋友,你每次考试前务必要借用这“思维导图”。因为当你把所有内容都化为了这“思维导图”,你走进考场真的会胸有成竹、充满自信──这次考试无非是考几门;这数学无非是代数、几何等;这代数无非是几类方程、几类方程组;这种方程无非是几种类型;这种类型的题无非有几种解法……试想,这样一归纳,你脑子里是不是就再清晰不过、再简洁不过、再容易不过?!

四、 用在平常学习复习中

 很多同学在学习知识时只是单纯地学习某一课、某一节内容,不会把知识点有效地联系起来,所有学过的知识都是作为零散的个体杂乱地堆积在大脑里“学得快、忘得快”。而大脑思维导图可以帮同学们建立起“知识结构图”将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目了然。

   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抓不住重点,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知识但最终收获甚小,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绘制大脑思维导图来解决,因为我们在绘制的过程中必须“抓关键字词”“思重点知识”所以在“抓”和“思”的基础上就会对重点知识、关键内容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思考、联系和记忆。

因此我们说:“笨的人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聪明的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一旦善用“思维导图”成了你的一大学习习惯,你就很快会变成这样的聪明人,你信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