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分钟带你读懂《好好学习》

 昵称2530266 2018-01-24


很多人试图通过学习,利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命运,但即使拼了命的买书,买课程,听讲座……可到头来,要么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要么一年读了几百本书,却不记得学了啥,要么天天看视频听讲座,生活和工作还是原地踏步。为什么那么多人面临着学习效率低下、不会学习的困境呢?今天我们分享的这本书就为大家答疑解惑,聊聊关于学习的那些事儿。


本书的作者成甲,他主业是做景区设计咨询的,工作中,成甲发现,把海量信息里快速提炼出的有效知识提供给咨询者,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个提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效学习的关键方法。所以,成甲喜欢深入思考问题,热情分享经验的特质,促成他在“知识管理领域”打开了一片天地。


《好好学习》这本书记录了他多年来观察、实践和学习到的宝贵经验。书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临界知识”这个词,作者认为,学习临界知识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方法,整本书都是围绕这个理念展开的。


全书结构


第一,什么是临界知识,以及它的价值。


第二,掌握临界知识的三个方法和三个技巧。


第三,好好学习需要具备的两个重要心态。


01

什么是临界知识,以及它的价值


要想弄明白“临界知识”是啥意思,咱们就得先从知识这个词儿入手。那什么是知识呢?作者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改变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东西才算知识,看电视能学知识吗?能啊,咱们看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了解了表演技巧,看《中国有嘻哈》知道了歌词押韵的方法,这就是学到了改变认知的知识;那玩游戏能学知识吗?也能啊,你通过玩《王者荣耀》,把游戏里的分工明确、精细配合的团队精神用到工作上,这就等于学到了能改变行为的知识。所以说生活处处是知识,可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学的过来呢?


作者通过积累和总结,发现了知识的两个秘密:


第一,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就好像那么复杂的物质世界,其实就是由那一百多个化学元素组成的。


第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联系,而是更复杂的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关系,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关联,举一反三的看问题。


通过这两个发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学习的结论,那就是:要用有限的时间,去掌握那些被广泛应用的、重要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被成甲命名为“临界知识”。


举例来看:化学方程式是基本规律,学习它不仅仅为了应付化学考试,我们要研制药物、化妆品、食物加工,也需要这方面知识,甚至自己在家做个手工肥皂都用得到它,那么,化学方程式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临界知识。



那么临界价值有多重要呢?要知道,临界知识在数量上可能只占知识总量的20%甚至更少,但它的价值却高于剩下80%的知识。那些每天学习n小时却依旧不得要领的人就是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怪圈,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抓住临界知识这个核心,反而学了很多孤立且零散的知识点,不系统、不利于记忆,效率也低。如果换一种方式,在需要用到某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先去研究和掌握这个领域的临界知识是什么,效率会大大提升。作者说这种办法叫做提升认知效率。


相反的,用一物学一物,针对特定事物学习的办法,提高的是技术效率。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写文案就看文案教程,写剧本就翻剧本教材,那遇到一样学一样,你提高的就是学习写作的技术效率。可是,提高认知效率,会比提高技术效率更加事半功倍。如果我们先弄明白写作的根本原理是什么,掌握写作基本规律,那么无论是写文案还是写剧本,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幅提升,这就是抓住临界知识、提高认知效率的结果。


02

掌握临界知识的三个方法和三个技巧



先给大家分享三个学习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第一个方法,反思。反思,不是简单的总结,而是从头理顺,反复思考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这个办法来验证自己得到的知识是不是对的。如果是对的,这个知识就得到了巩固,如果是错的,那么纠正错误,补充学习正确的知识。这么说来,反思不但可以纠正自己学习中的错误,可以在旧知识中寻找到新知识,还可以检验自己是不是会运用这个知识。


举个例子,你通过跟长辈聊天,学到一个经验,叫“枪打出头鸟”,于是,你把这个经验转化为工作行动中的“不积极”,你觉得太积极会对自己不利。针对这个假设,该怎样反思呢?你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重新理顺一下,到底什么叫枪打出头鸟,他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太过显露,就容易招来祸端。然后你再分析,自己应用的对不对呢?工作不积极等不等于不招摇呢?通过问自己几个问题,你会发现:噢,原来自己偷换了概念,不招摇并不等于不积极,是要认真做事,低调做人。这样,通过反思的方式,纠正了自己错误的认知和行为,这就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才能把学到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第二个方法,以教为学。这是个很有趣的办法,当过老师的人更能理解。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把一个知识点讲给别人听的时候,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也会加深,然后,讲着讲着要是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借此检验知识盲点,帮助我们补充学习。再者,如果讲的过程中别人提出疑问、质疑或者新想法的话,可以协助我们反思和增加新的认识。所以,学习的时候不要埋头死学,要经常跟别人分享,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讲讲你最近学到的东西,讲的过程就是提升和学习的过程。这是个简单有效的办法。


第三个方法,刻意练习。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让我们随便找一个能应用的知识就去反复训练。还是要抓住临界知识的重要性:去反复练习或应用那些重要的知识。可以针对某个领域,先练基本功,再从中总结基本规律,然后反复去实践和运用这些临界知识。也就是说,反复抄写好词好句一万小时,不一定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分析别人写东西好在哪里,找到关键规律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刻意练习最重要是找到练习的对象,选对了目标才能事半功倍。



说完这三大学习方法,作者还给我们讲了三个学习技巧。


首先就是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走心的写下学习中的一些收获和观点就是记录。那我们需要记录些什么呢?


第一,要如实记录一些过程。比如听视频课的时候我们要记笔记,记录课程内容。这方便我们复习和反思。


第二,要记录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过程,或者把知识之间的联系记录下来,这在我们反思的过程中会非常有价值。


其次是定期回顾,这一点我们要配合反思的方法以及记录的技巧一起来理解。如果只是记录,记完就完了,之后完全不看,那还不如别浪费时间、墨水和纸。记录下来的东西是让我们定期回顾用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看笔记的过程中反思学习成果了。


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为我们规划了回顾的时间:每周和每月的回顾,是从短期来巩固知识;一年回顾一次,能帮我们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也能激发我们的灵感;五年回顾一次,就会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反思临界知识,反思生活中更大的命题了。


最后是付费购买。为什么花钱能帮大家好好学习呢?比如,买高质量的好书,就可以从更专业、更严谨的渠道获得知识,我们不应该凡事迷信百度百科甚至一些没有任何理论支持的网络信息,而是要花钱买靠谱的资料。


再比如,我们付费买学习时间。读一本书可能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经历,而且工作时断断续续看一本书也会降低效率,这时候我们打开手机,点击中信书院APP的好书快听栏目,用十几分钟时间就能领略一本书的精髓,以后再看同一本书,或者有针对性地去看一些章节,都会大大节约我们的学习时间。


还有一点就是付费买学习工具,作者说自己有苹果笔记本电脑,有ipad,他又买了个微软专业笔记本电脑,这不是炫耀自己有钱任性,也不是明目张胆的广告植入,而是说三种电子设备都为他的学习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方便,这不但不是浪费,还是花钱买效率的好办法。所以说,有时候花钱也是一种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03

好好学习需要具备的两个重要心态


很多时候,心态决定成败,有了好的心态,眼界就会更开阔。如果只知道学习的方法、技巧,而心态上并没有转变,那学习效率也很难提高。作者提出的两个重要心态分别是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



第一,绿灯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的思维亮绿灯,也就是学会接受: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质疑,因为只有接受批评才能纠正错误,才能得到提升。


大家可能认为这很简单,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被红灯思维主宰的,回想一下自己在被反驳的时候,会不会随口接一句“不不不。”“没有啊!”“不是,你听我说!”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防卫行为。之所以有这种防卫是因为很多人把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否定,理解为了他对我们本人的否定,所以大家急于辩解,本能的拒绝别人的建议,这就是红灯思维。


我们的思维会被虚荣心啊、自尊心这一类东西打断,好的建议很容易就被拒之门外,这样不利于学习和进步。所以啊,要让自己保持一种绿灯思维,为各种声音和建议亮绿灯,这会让我们更容易进步,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效率。


第二,以慢为快。什么是以慢为快呢?比方说很多人为了追求看书的数量,强迫自己几天看一本书,甚至一天看完几本书,但最终能记住多少呢?可能寥寥无几。这样只求读书快且多,实际上收效慢,甚至是无效的。还有人看书,几百字能钻研一天,这证明他原来不理解这些知识,钻研了一天看懂了,证明他学到了真东西,在将来需要这个知识的时候,他会很快拿出来用,不用再去翻书、查资料和回顾了,这就是以慢为快。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应该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如果我们每天啃的书都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那就没有什么提升了,相反,花大块时间去研究自己不懂的问题,才能学到新知识。所以说,学习临界知识是打基础的过程,打基础不怕慢,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盲点打开、搞懂、学会,才会提升认知。


综合来看,这绿灯思维是一个宏观的、积极的心态,以慢为快则是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心态,打通心态的任督二脉,结合前面提到的方法技巧,就会收获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