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三数学新知杯、物理大同杯、化学天原杯一起并列初中理科竞赛的三大巨头,是上海初中最具权威性的学科竞赛。区别于数学从小学到大,初中生初二开始学物理,初三开始学化学,初三的大同杯&天原杯,真是甩开膀子迈开步伐就要上战场了。这里小编就分享大同杯和天原杯的超完整介绍,分析两者在升学上的性价比,给要参加竞赛走自招之路的孩子一些小建议哦~尤其是现在的初三孩子要加油冲刺啦! 大同杯:全称“上海市“大同中学杯”初中物理竞赛,简称“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由上海教委教研室与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是上海市初中最重要的物理竞赛活动。 天原杯:天原杯化学竞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和上海市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赞助
大同杯 参赛流程: 报名-2月份 初赛-3月 区赛(2016年3月13日) 复赛-3月下旬至4月初之间(2016年3月27日,大同开放日) 决赛-4月上旬(2016年4月10日)。 近几年,复(决)赛多与大同中学开放日安排在同一天。参加完复(决)赛的考生可以顺便参观校园。 天原杯 每年举行一次,分预赛和复赛两次考试,预赛和复赛均为全市统一命题,在两周内进行,通常安排在每年的三月底到四月中旬。预赛目的是在区内进行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下一周周末进入复赛。复赛全称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决出市级一、二、三等奖。 大同杯 主要针对初三学生。但业余物理学校(由上海市教委批准的物理竞赛学校)给初二学生报名考试资格,问自己学校要报名表,有名额限制的。甚至6年级的学生,凭业数证,或者自己的奥赛奖也可以去报名考试。 报名方式: 1.学生自愿-学校推荐-区内选拔区(县选拔的名额有限,一般知名度高的学校名额多一些)。 2.业余物理学校学生(有直接参赛资格)。 除上述方式外,学生不可通过其他机构报名大同杯,因此有意向的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ps:但在业余物理学校报名的学生即使进入复赛,也没有区奖证书。而在学校报名大同杯的学生,除闸北区之外,只要进入复赛都有区奖证书)。 天原杯 以学校为单位推荐在化学学习上有特长的学生参加。 大同杯: 初赛一般不考察核能、电功和电功率,复赛一般不考察核能,无论是初赛还是复赛,最主要的考察点都是力学的知识(包括力和运动、质量和密度、压力和压强、浮力和重力、机械、功能),占整个考试的50%左右,电学知识占25%左右,这就意味着这两部分知识占到整个考试的3/4,在掌握这两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复习光学、热学及声学等相关知识是应对大同杯的关键(来自业内人士总结)。 天原杯: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变化 、溶液 、常见的化学物质、酸碱盐、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与社会 。 大同杯 【初赛】:单选题(4选1)、多选题(多为4选2或4选3) 内容范围:核能、电功和电功率不考,其它内容均考 【复赛】:选择、填空、判断说理、计算、实验 内容范围:核能不考,其它内容均考 【决赛】:实验 天原杯 预赛时长60分钟,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含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的。每年举行一次,分预赛和复赛两次考试,市级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在100人左右,难度较大。以学校为单位推荐在化学学习上有特长的学生参加。预赛和复赛均为全市统一命题,在两周内进行,通常安排在每年的三月底到四月中旬。 大同杯 设一、二、三等奖共105名。其中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2015年60名)。但从15年和16年实际的获奖名单来看,每年除了一等奖固定15名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数多出前面的设置数,15年获奖总数125,16年获奖总数134人。 天原杯 市级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在100人左右 大同杯作为自招中一个重要参考杯赛,它的获得者去向也不差,比如13年一等奖获得者和全去了四校。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孩子的初中学校也不差~~这种巧合是不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背景和实力是密不可分的呢 而从这一年的时间安排上来看,化学天原杯出成绩的时间晚于四校自招,也晚于两个大同杯(数学竞赛原新知杯于2015年开始更名为大同杯)。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两个大同杯一二等奖的学生可以被四校提前录取,甚至进入特色班型,而因为出成绩时间晚,天原杯得奖的孩子在这方面受到的倾斜相对较少。 从对升学(特别是四校)的角度看,化学竞赛一二等奖价值低于数学和物理竞赛是非常合理的,毕竟那些在数学竞赛中拿到奖项的孩子从升至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准备了,六七年级学完初中数学的内容,八九年级的复习和刷题,物理竞赛当然也不逞多让,相比之下,获得准备化学竞赛大多开始于八年级的寒假,最晚甚至可以从八升九的暑假才开始系统的接触化学。四校普遍认可的是数学竞赛更能反映学生的智商和勤奋。化学竞赛则像是给同样勤奋且聪明的孩子提供的另外一个机会,多年以来能获得天原杯市级一二等奖的孩子基本上也都参加了上半年的那次大同(新知)杯天原杯作为从全市范围内筛选具有理科特长初中毕业生的第三道网,能顽强地挺到这里还没有捞走的“牛蛙”真的寥寥无几。 |
|